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孤独与生俱来

(2025-08-30 11:22:19)
标签:

健康

文化

情感

孤独与生俱来
孤独与生俱来
孤独与生俱来
孤独与生俱来
孤独与生俱来


最近朋友圈里还能见到兰西铁中艺术团的短视频节目,看来这些系列文艺节目确实挺吸引我们这些经过那个年代的老人,与她们有着感同身受的喜好。其实她们很早几年就将歌舞节目做得非常精彩,在兰州群众文艺圈子里颇有名气。只不过我所不了解而已。

 那些文艺爱好者确实有着不平凡的经历,都是那种有物质、有声音、有嗅觉、可感的、有温度的,呈现出了一种抒情性,似曾相识燕归来。看到舞台上那些辗转腾挪娉娉婷婷的舞蹈者矫健婉转的倩影,自己如何从这些全身心沉浸其中的舞者或歌者身上获得触动——那些流光溢彩的舞装外衣遮蔽内心充盈的长裳舞动美轮美奂婀娜多姿的身影,实则承载着不为人知的生存压力与情感世界。她像是雨中不停歇的芭蕾舞的场景,让我也像参与其中的舞者与她们交流,向她们跳舞的同龄人倾诉心事,探讨了我们这代人渴望被倾听、被理解的心理状态。

我看见同学发的短视频文艺节目,就忍不住看了一遍,欣赏之余写了自己的感受,没想到文章会有人跟帖,对我的关心表示感谢,其中一位叫“永远的Sunflower“回帖挺感人的,她写道:“非常感谢吴同学的认可。作为同时代的人,我们拥有共同的生活记忆与故事。今天我们所做的,正是学生时代那种情感与精神的薪火相传。虽已将至古稀之年,能仍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起舞,这本身即是对生命的一种告白。青春虽美却易逝,而能在年华老去时依然坚持所爱,何尝不是一种可贵的能力?愿这份坚持既能启迪他人,亦能告慰自我——正所谓“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


我估计她有可能是我同学的妻子,叫王铁军,她属于有才和有能力的女性,以前听说过她,就是没有机会见面。谢谢她的文字了。


就要去西宁参加马拉松比赛了,西宁是海拔2200米的高原,有一些高反影响,我去西宁参加首次举行的全马比赛,无论对西宁还是对我而言,都是有意义的一件事,如果西马比赛环境和赛事服务好,我可能择一赛事而一直跑下去,就怕万事开头难,没有办赛经验,也特别抠门,即便是头场比赛也办得味同嚼蜡一般,也不是没有经历过,像大同、东营、锡林郭勒等马拉松比赛的仓促窘迫也不是没有可能,我担心自己恢复腿伤以后的第一次比赛,速度不快,加上高原地区的影响,估计能顺利完赛就很不错了。

接着就去拉萨参加半马比赛,问题是3670米的高原,肯定对每一位跑者都是严酷的考验。我也是通过西宁的比赛情况决定自己是否参加拉萨的比赛,如果在西宁就感觉身体状况不好,我就会放弃去拉萨比赛的打算。

去拉萨要提前4天的时间,除了适应高原的海拔气候外,还有去当地医院进行体检,完成体检后报告合格才容许参加拉萨半马的比赛。我现在每天都认真进行血压的检测,为能去拉萨比赛清楚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这也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体现。

通过一位接近七旬跑者的主人公面对体检报告时的平静态度,传达出岁月带来的豁达:生死不再是大起大落的事件,而是日常中悄然接纳的一部分。能跑最好,即使跑不成也不是自己没有努力,不去争取来之不易的机会,甚至是最后的拉萨参赛的机会,因为拉萨马拉松比赛规定,70岁以上就不能参加拉萨马拉松的比赛了,所以机会很重要,若这次机会失去,就与拉萨马拉松比赛再无邂逅的可能了。


“我们生活中永远在发生各种事情,荒谬的是我们经常以为自己是观众,在替别人唏嘘不已、感叹不已,但是忘记了自己也身在其中,也是其中一个角色,是别人正在谈论的对象,所以我们是观看的人,我们也是主演的人”,这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遭遇的悲剧,也是我内心最想表达的的无奈和尴尬。最想表达和呈现的东西。现在我似乎有点明白了,很少与熟人联系或交往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圈子忙碌着,没有时间搭讪,更难有交流,这样状态最好,安静地过自己的,悄无声息地蛰伏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