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无白粥

2025-03-19 10:51:44
标签: 美食 情感 健康

早晨在食堂终于吃到了黏稠的大米稀饭,心里惬意都想唱起来。要不是食堂里还有其他早餐者外,我一周只能喝一次稀饭,叫我怎能不歌唱。有人会说,不就是一碗破稀饭吗,值得这么开心快乐吗?还真是喜欢早餐喝稀饭。 

 平日里的早餐总是胡辣汤,不是我不爱喝,主要还是这胡辣汤,是空有其名,实际上既不胡也不辣,没有河南郑州或开封那些胡辣汤的嫡传绝技,胡辣汤入口满嘴清香,滋味无穷,就着油饼或油条以及烧饼之类的,吃得满头大汗,浑身舒畅,吃完只喊“过瘾”。 似乎胡辣汤离开了河南就丧失了正宗的味道。我们单位食堂的胡辣汤就是便宜,其他再没有什么可赞扬的,貌似的胡辣汤其实就是芡粉勾兑的咸汤,可一周要两次。  

再就是豆浆,如是机磨的黄豆的豆浆,那就是我的万幸了,那种豆香味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可是食堂里因为人手不够,就餐人不多,所以每次的豆浆都是用豆浆粉冲泡的,既不好喝,也没什么营养。就是我再不情愿,也无奈接受这清晨的豆浆粉,想想就当热水喝了,就着油条或烧饼,馒头吃了。 

 所以我就格外地惦记稀饭,热气腾腾的黏稠的稀饭成为我早餐的最爱。家里也能煮稀饭,但一早家人都很忙碌,伺候老人,收拾家务,打扫卫生,出门去菜市场买菜,所以她们的早餐都是因陋就简,采取“短平快”的饮食方式就餐了,很难专门熬稀饭。这也是我屡试不爽跑到食堂就餐的缘由。

  我也知道被众人告诫,少喝大米稀饭,容易得糖尿病和增加血糖,稀饭似乎是糖尿病的诱因之一。但我依然乐此不疲,就好这一口。因为稀饭就是穷人的胃口,像邓亚萍给维京游轮所做的广告中台词一样:“中国人,中国胃,走到世界各地都惦记着稀饭油条烧饼和榨菜。”我也是一样,喝了一辈子稀饭,就好这一口。  

早餐吃牛奶面包,太不习惯,就是再有营养,也吃了不舒服,面条似乎对于早餐来说,有点繁琐了,而且早上的胃口也没有承载一碗面的能力,吃完了总觉得有点撑。远不如一碗热气腾腾黏稠的稀饭舒服。尤其现在春天乍寒乍暖的季节里,热乎乎的白粥就成了最养胃的利好。吃进去的每一口,像一把熨斗,把身体和胃都熨帖得平平整整,舒舒服服的。

  如果一碗清粥,搭配油条,肉包子,烧饼,最好就是葱油烧饼,两面煎至金黄脆香,就着榨菜,就像皇帝的新衣穿在身上,滋润地脸上呈现红润的光泽,仿佛人间美味,享受其中,给了自己踏实安稳的心情。似乎有了这一碗白粥垫底,一天的生活就有了丝丝缕缕的美好和清香,以及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温暖。 

 我觉得很多人没有我这样对粥的情有独钟和一汪情深的情感,我叫粥而不敷衍的说什么“稀饭”,还是粥正规些,显示与众不同的身价,因为它毕竟是用大米千滚万炖熬制的黏稠粥,不像稀饭就是吃剩的米饭,加水在炉子上烧开就可以,在生活中是最简单最常用的家庭早餐。 说白了就是上海人常吃的“烫饭”或“水泡饭”,简单省事,跟粥有着本质的区别和内涵。 

 前年在兰州马拉松比赛中因身体透支厉害,人都精疲力尽了,下来同学接风款待大餐,面对琳琅满目的丰盛菜肴,一口都吃不进去,就想一碗白粥。后好心的同学找了半天才觅到白粥,端给我,就着咸菜就一口喝完,立马神清气爽,感觉身体舒服很多了。  

像生病调养和胃口不好的人,就想着一口白粥,可以顺利打开他们的味蕾,让他们在白粥的滋养下,一点点恢复体力,一点点驱除病魔。 就是白粥也可以加入南瓜变成南瓜粥,加入红薯变成红薯粥,加入青菜就成了青菜粥,尤其在炎热的夏天,喝一碗解暑的绿豆粥该是无比的幸福。 

最感动的视频在抖音里:一对患难一生的老夫妻,一对满头华发的老人,一起在岁月深处,与时光一起慢慢晃悠,晒着暖暖的太阳,一点点优雅地老去,这才是最深情最安稳最慈悲的日子。  

一碗白粥深谙人间烟火,也是我的最爱。一碗白粥,清粥一碗,在日子里闪耀着朴素的光华,在时光深处每天都成为我的念想。 

 岂能无白粥。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