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栋,我的左邻右舍(八)

文化姐家里是28栋位置最好的一间房间,它正面窗户朝南,这在28栋绝大多数的房间是朝西或朝东,这样的朝向在兰州是最好的朝向,还有就是这房间朝东还有一扇窗户,既让房间空气流通,光线明亮,还有一个其他房间难于得到的优势地方就是居高临下东临开阔的七二小无遮无挡的校园,可以一直瞭望到很远的小西湖的俭沟沿,那时基本都是平房,我经常喜欢去她家串门坐在朝东的窗口前,好像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惬意。
那时总看不见文化姐的父亲,他老人家一直在国家重点国防工程担任领导,走南闯北,为国家的国防工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后来十几年前我去西安参加马拉松比赛,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经找到了文化姐,这时我们已经分别了37年的光阴,她一家是随着69年的疏散回到了她父亲工作单位西安咸阳,后来她的弟弟妹妹都在西安定居了,并且生活地很好。那一年文化姐专门陪我去了咸阳去探望了当时已经82岁大妈,老人家身体健康思维清晰一如当年那样,还记得我的小名,并对我们家的情况清楚的很。老人家在我们小时候就记得她是家属委员会的,那时还是一个基层组织的最繁忙的工作,像楼内吵架,丢失东西,婆媳不和,夫妻矛盾都要先经她的协调处理,解决不了才上交街道办事处或局院相关部门处理。
那时她总是忙忙碌碌,好在老人家有着湖南人干事麻利,处理和协调了许多棘手的难题,那时不像现在,人少清净,那时楼里不是这家吵就是那家闹,难有空闲安静的日子。真不知道那时阿姨是怎么熬过来的啊。
我还是2007年和2018年去西安参加比赛,见到大妈,老人家精神矍铄,主要生活都是自己来做,减少了对孩子们的依赖,始终保持乐观淡定的生活态度,清清爽爽了一辈子。老人家是2023年7月间去世享年98岁。
还有一事不能忘记,因为邻居常去文化姐家坐在朝东窗户的单人床上,随手从窗台上拿出一本书就翻阅,现在一想那时没有目标,各家生活不宽裕,很少买书,逮到什么看什么。文化姐借同学的书以及毛泽东选集,就成了我津津乐道的读物。一次在她家看到了一本《军垦战歌》主人翁是一名英姿飒爽的上海知青,到了新疆石河子军垦农场创业的故事,留给无限的憧憬,直到中学毕业前夕,我还专门按图索骥一人去了石河子兵团的几个团场,沿着路边高耸的白杨寻觅那位女知青的足迹。
许多年过去,我们意外重逢想想还能记住这些往事,旧书还是旧书,在那个年代里仔细阅读,能够想起另有一种滋味,时空转移,人的心境也变迁了,唯有读书的习惯依旧保持,不能忘,读书的起步就是自文化姐家开始的。
我们在五单元的三楼只相邻了四年多,那时学校没有上课,空余时间多,就给了我们更多的嬉闹,游玩的机会,由于年龄的缘故,我们仅是邻居而言,还谈不上发小,随着疏散各奔东西,彼此联系就很少了。但是文化姐及全家是与我保持很长时间联系的老邻居,像文化姐珍惜友情,不忘邻居,成为我们一直敬重的大姐。
下面这段精湛的文字是文化姐再看到我写28栋的左邻右舍后给我的回帖,言词流畅,静美,一言以蔽之将我所写的想法表现了出来。谢谢文化姐了,有机会来合肥转转好吗?
“2 8栋魂牵梦绕的地方,是我们童年的烟火人生,是我们少年的诗和远方。那些有父母的温暖岁月,那些左邻右舍共奏的锅碗瓢勺交响曲,那些驶过梦中的火车声,那些夜间望见的满天繁星,那些嬉笑游戏的小伙伴……虽渐行渐远,却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