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在秋季干点什么呢?

(2024-09-12 10:00:06)
标签:

健康

文化

历史

我在秋季干点什么呢?

我在秋季干点什么呢?

我在秋季干点什么呢?


我好像很长时间没有耐心看完一本书,有的书就是选择有兴趣的题目阅读,不符合想法的或与兴趣不对的章节,我会一带而过。或者是掠光浮影。毕竟时间有限,阅读的欲望无限,可实际遇见了,感觉不对付的话,只有浅尝辄止。
但是,这本书却是例外。这是丁琴的《把一切交给时间,尽管去爱》,这是一位高端公司总裁写给他去世父亲的诀别书,看过让人有点伤感,想着龙云台感人肺腑的《目送》,她娓娓述说,述说着亲情的血浓于水,也述说着亲情离去的无奈与锥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诉人们亲人的重要与亲情的珍贵,“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
这或许就是丁琴和龙应台想要告诉给我们的生活与生命的本真。这些温情的语言,如一剂醒脑益智的良药,使我们深陷尘世羁绊的心灵,一次次得到解脱和自省。 最后丁琴的父亲是幸运的,他有一个温馨体贴的好女儿,寻找最好的医生和医疗条件最优越的医院,并在父亲患病最后时间,一直精心呵护和关爱他亲爱的父亲,使父亲受到最人性化的呵护以及最有遵义的离去。
这让我知道了养子再多,不如一个情意绵绵温馨雅致的好闺女,让弥留之际的老人感到无限的幸福和欣慰。他明白,人固有一死,不是早逝就是晚去,都在由生而死的道路上行进。他会感激女儿为他所做的一切,也心满意得地收获了女儿和家人对他的爱。能有这样的结局和人生的境界,夫有何求啊?
今天在图书馆又借了8本书,最容易看的是两本漫画本的书籍,一本是《漫画中国通史》既然无暇去翻阅厚实的在《中国通史》,就选最短时间了解一下中国历史的演化过程,只能是一个朦胧的认识。一本是《难忘的书与插图》,稍微翻阅一下,感觉还不错。
马淑敏的《错觉》,这是一位山东籍作家写得一本地方色彩浓郁的散文集,阅读一下也挺好。
范小青的《一个人的车站》,这本书的书名就挺吸引人目光,文章也很有特点,毕竟作者就是小说家出名的,文字功底没问题,她的视角也与一般散文作家不同,很多散文作家都离不开千篇一律的套路,从家的小河小山房前屋后人情世故都是一模一样的,让人看了一本就不想去看第二本了,这就是图书馆里许多散文作家的书都很滞销,无人翻阅的原因。不新奇,不感人,文化底蕴不深,缺乏真情实感和睿智的思考,估计也就是将书籍印刷出来,最后看得少,堆放的多,最后没有什么保留价值,全都进了纸浆厂做成纸浆了。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文鸟》、村上春树的《旅》、星野道夫的《寻光的旅程》都是散文文集,这也是我别开一面的阅读,一次性借了三位日本文集,也是头一次。
马立明的文集《摸高》是一本文学和社会事务性评论文集,也想从他标新立异的文字中学到点什么。
进入到一年中最适合读书的季节,我要认真阅读几本好书,真正做到学而致用。一定要踏踏实实的阅读。我在秋季干点什么呢,最好还是阅读,也只能阅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