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生活随想

标签:
健康情感文化 |
我出门突发奇想,不再沿着黄山路熟悉的路线跑了,我直接从徽州大道由南向北跑到长江路上,然后由东向西沿着长江路奔跑,这条路我从来没有跑过,有点陌生却又增加了跑步的热情,因为没有跑过,所以就特别投入。
以前我只是从玉兰大道转到长江路上跑步,基本是从黄山路到长江路返回家里的。而现在却是相反。从长春回来,我只是前天跑了12公里的路,还感觉很吃力,大概是身体还没有从疲劳状态中恢复好呢。今天我感觉状态正好,跑步也很轻松,在玉兰大道黄山路口时,我已经完成了14公里的路跑。我没有思考就毅然决然地跑了回来,全程一共跑了24公里。
早上跑完步回家,想在家里写点文字,无奈住地小区下水道改造,一台凿岩机轰轰的声响震耳欲聋,还有路面切割机刺耳的尖叫声,让人神经都要崩溃了,我只好搁置手中的键盘,暂缓写字了。极力平缓焦虑的内心,坐在风扇下认真地翻看一本《那一扇门永远无法打开》,饶有意思,我就这样在喧闹的环境下读书,细细品味书籍带给我的乐趣。
因为早上运动量太大了,本该上午游泳去的我,在房间里待了一上午。仔细回想了一些事情。
早上一个人跑在路上,全是回忆,长江路是合肥东西向非常重要的通衢,车流似乎整夜未息,高架桥上车轮滚滚,繁忙的动脉。我一面跑着一面用眼光注视着这条很少光顾的马路,看看树,看看远方的高楼以及更远处更高的楼,灯火阑珊。我这次外出被人诟病,意思我写的东西没人看,是否该收敛些,或者不写。我数天来一直沉浸在活着的意义思考,我不能像别人可以去广交朋友,都是哥俩好兄弟情,吃吃喝喝,我也不会打牌,也不想苟同一些人,去迎合别人的喜好做一些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
写作是我的一种快乐,我不乱搭这个群那个圈的,就是选择自己眼睛看到的,有感悟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至于别人的感受我不会在乎的,有的人是活给自己看的,有的人是活给别人看的。而我也不知道自己是给谁看的。
我就是想慢慢地坚持写下去,别人愿意看就看,不愿看也没关系,就像曾经所谓的同学,最初还能惺惺相惜,后来就彻底离开,直接删了微信好友,再也没有联系。这样最好,我们就像路人一样,500年的机会能相逢一次,诀别就诀别了,再也不会牵肠挂肚了,也了断了曾经的这个情,那个谊。真的没有什么情谊,所谓的同学就是走到街头微笑点头示意最好,千万别指望什么肝胆相照了,也不是永远的情缘了。走过就走过了,没有什么可怜惜的。
总该有一些东西能抵抗孤独,抵抗恐慌,抵抗日复一日的单调与琐碎。而与其依附别人,不如自己刻苦铭志,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千万别被他人忽悠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们也不写,也不看书,只听旁人的道听途说,添油加醋的指责。随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