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娟的文字告诉我什么?

(2024-06-06 09:29:11)
标签:

历史

情感

文化

李娟的文字告诉我什么?

李娟的文字告诉我什么?


前段时间,学哥老杜一直不厌其烦地向我推荐新疆的李娟,甚至沉浸完全迷恋李娟的情结中,我不禁浮想联翩,为什么一个四十多岁的单身女人,上学时也是不断的辍学,学习成绩也没什么特点,后来四处打短工为生,一会四川,一会新疆,一会牧羊一会小卖部售货员,就是一个生活的落荒而逃的失意者,却拿起了笔,漫不经心的涂抹,一不小心就成为了万人瞩目的大作家,这是这个世纪二十年代文坛最吸引人的地方。
好在我出于自己对散文喜好,就早就注意了李娟的作品,前几年我在翻看很多散文作品大家时,就对散文许多作品深恶痛疾,因为很多作家故意卖关子,装神弄鬼,唯恐人家不知道他的文采,将一篇普通的文章弄得神叨叨的,又是排比又是大段的引用,语句之奢靡,文辞之喧嚣,让人不愿意阅读,我自己从骨子里产生逆反心理,越是大家的文章越不愿意阅读。
李娟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很亲切,就像是自己的身边的亲人在与你讲述身边的快乐或烦恼的事情,徐徐道来,不绝于耳。我看了她的《遥远的阿勒泰》,看了她的《羊道》,看了她的《冬牧场》,还有她的不少的文集。
李娟的文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自然、率真,而非矫揉造作。她肯定是一位天赋型的作者,一下笔就能非常自然地书写自己的生活,并且能将日常的生活写得自然平实,富有光泽、质感。
她的文字如国外一位文学大师所评价:她文字中的喜悦和悲伤不来自戏剧性的人物命运,或激烈碰撞的故事情节,而是一个女孩在村子里奔跑,看着牛羊慢慢吃草,听鸟儿歌唱。李娟的文字也给人同样的感受,她描绘出一个不一样的文学世界——一个此前当代文学史上没有过的文学世界。
因此李娟重新创造了一个文学意义上的阿勒泰。不同人来写阿勒泰,会写出不同的风景。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阿勒泰是属于李娟的。
李娟的文字节奏简单,语言简洁,同时饱含深情感。她散文中很多句子,都是让人非常喜欢的俗语。比如:“河水暴涨,大地潮湿”,光是这八个字,你就能非常形象生动地感受她笔下的风物。
李娟的开篇方式也独特,像她写《乡村舞会》,她写:“我在乡村舞会上认识了麦西拉,他是一个漂亮温和的年轻人,我一看就很喜欢他。”《在荒野中睡觉》的开头:“在库委,我每天都会花大把大把的时间用来睡觉——不睡觉的话还能干什么呢?”她的开头总是这么直接,放眼整个当代散文写作领域,只有李娟会这样写。
李娟的作品还有一种女性的细腻和温柔,她在理解妈妈,外婆,麦拉西的时候,并不是把他们放在家庭的关系或男女关系中理解,而是放在蒸个社会关系中以及更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观察。
阿勒泰是一个远方,对李娟来讲,这是她生活的地方,同时她又具备异乡人的身份,在这里找不到故乡之感,这让她看阿勒泰的眼光和本地人不同,她总带着一种陌生感,新奇感,好奇推动着她去观察和写作。
李娟敏感纤细,她眼中的日常生活并仅仅有甜美的一面按,还有忧伤与思考,这让她观察阿勒泰的生活,包括乡村舞会、妈妈的小卖部时,视角变得不一样,很空旷、辽远,但又很温暖。她爱这片土地,,又不像她妈妈那样会融入这片土地,和当地人打成一片,而她作为年轻的女孩自然会感到一种寂寞,使她有了更丰富的表情。
李娟,就在我们的生活身边,先是不入流后是因为文字别具一格清新而被专家推崇,其实我也可以深思,为什么是她,而不是那些大家呢,因为她确实与众不同,有着独特的视角,有着浓郁的生活味道,还有一点桀骜不驯的小顽皮,甚至语法上绝对不是精益求精,完美无瑕的,但是就是这样的文字,能吸引人,能让人怦然心动,想想去过她那样的生活,我们的同学去过阿勒泰,也去过新疆,除了在“我在阿勒泰很想你”的路牌下打卡留影外,就是对着遥远的阿勒泰雪峰圣洁留下一句不伦不类的嘶吼:“啊,阿勒泰真美丽啊!”再也没有留下文字可记载的只言片语。
李娟,告诉我,生活处处都有意义,一定要用心,去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写作,慢慢积累,总有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久别惊无语
后一篇:惬意的邂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