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吃素丸子

标签:
健康美食情感文化 |
跑不了什么马拉松比赛了,就专注过日子吧,吃吃喝喝不也是挺好的吗?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这样过的。于是就琢磨吃吧。
前几天家里来客人,媳妇她们做了很多大菜,像三文鱼,红烧排骨,臭鳜鱼,芦蒿炒肉丝,烤鸭,豌豆炒虾仁,咸肉烧春笋,藕节炒辣椒等等,而我却对一盘素丸子感兴趣,这个素丸子是以糯米为原料,蒸熟放凉,里面搁置剁好的肉沫,菜蔬,放少许盐等调味佐料即可,用手捏成圆子放进八成热的油锅里,炸至金黄色即可。可以趁热即食,糯米的香味加上肉和菜蔬的滋味,浸润舌尖,十分过瘾。
糯米圆子还可以晾凉了,待客人来了后放在电热锅里稍许加热食用,既方便又好吃的菜肴。合肥街头菜市场里也有售卖,价格也不是很贵,一斤是20元左右,但我总感觉它们做工粗糙,口感也不如自家做的好吃。
为什么喜欢吃素炸圆子呢?好像吃的理由也是莫名其妙,无厘头似的。原因我们小时挨过饿,对油炸的食品总是情有独钟。像油饼,油条,麻花,甚至自己烙饼时也是放油多多益善,唯恐油不够吃的似。后来觉察到油饼,油条,等油炸的食品对自己身体不利,于是就想着其他方法,弥补缺少油炸食品的失落,就想着时不时的偷买桃酥,狮子头等食品,就是遇见了那种油酥饼也是掠食一番,不放弃。
在合肥这南不南北不北的城市里,见不到正宗的油饼,不像北京、天津可以肆意地吃着早餐油饼或糖油饼,就是在西北也经常吃到新鲜的油饼。合肥的油条炸的很小,也不好吃,原来芜湖路上的一家早点铺油条水平也每况愈下,我已经好久没去吃了。合肥还有很少早点的品种,最让我焦头烂额的就是从小吃惯的“鸭油烧饼”也不见其踪,庐州烤鸭店捎带买的鸭油烧饼,比起南京满街都是的烧饼铺里的烧饼就差的远了,即不好吃,也价格很贵,我吃了一次就基本放弃了。
说了半天又离题万里了,还是素丸子,因为它是油炸的就有自然的浓香,肉丸子是香,但现在人们不缺乏肉,所以对素丸子就感冒,糯米香加蔬菜的淡香,这味道就恰到好处。素丸子比肉丸子更优势的是素丸子凉了也可以吃,而肉丸子必须要加热吃。
家里人做的最多的是一种叫芹菜丸子,一种是萝卜丝丸子。芹菜有讲究的,有土芹、西芹、水芹。土芹又叫青芹,而西芹叫香芹,水芹则叫河芹。芹菜只要叶子,掐下来,洗净沥干,放在一边。萝卜丝擦成丝儿也码在一边,姜末剁好,面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打上两个鸡蛋,放少许盐,在放菜和十三香粉,最后放水。
水不能多放需一点点放,等到面团黏黏地搅成一团,就算好了,这时的馅料,芹菜馅是白里透着绿,如大雪下的青草。萝卜馅是白里透着隐隐的红,如大雪里的梅花。
接着就可以用温油进行炸了,油可以多放些,炸好了丸子在沸腾的油锅里上下翻滚,一会就变得颜色金黄了,这时就可以捞出。等丸子稍微晾一下就可以直接吃了,芹菜的清香,萝卜丝的甜香,分别与热油的浓香,如果是糯米做的与面粉做的在口感上有着明显不同的感觉,面粉的多数蔬菜的味觉,而糯米的则是更多的糯米的成分,更像江南季节食品。我们家都是两种材料的素丸子都做一些,既有条缕分明,又触觉丰满,放在嘴里很快就各有各的味,各领风骚大不同啊。
就是一个素丸子,也让我如此动心,既是解馋,又是温故知新的饮食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