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更多的回忆

(2024-03-23 09:40:00)
标签:

健康

历史

情感

更多的回忆

更多的回忆

更多的回忆

更多的回忆

更多的回忆

昨天早上写文章聊了40多年前上学的助学金之事,随着这遥远的思绪,我会情不自禁的想起一位带工资上学的地质系同届学生,我似乎隐约记得他姓梁,叫什么就没有印象了。但我对这位老兄的模样深刻,他和蔼的笑脸经常出现在的眼前。他来自呼和浩特市,是一位带工资上学的幸运儿。我与他也是偶然机会相遇,并且一见如故。
上学的第三个月后,我从家里到学校时携带的钱已经用完,父亲给我从邮局汇去了数十元,我必须带着学生证去到街上的邮局取回汇款。因为没吃午饭,赶回学校也吃不到就走到钟楼大街附近一家饭店,那应该算是宣化像样的大众化饭店,叫人民饭店。据说这家的蒸饺非常好吃,就在这家饭店里我遇上这位地质系的兄弟,他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羊肉蒸饺,吃得额角都渗出汗珠出来。以后我们在学校见面时总会露出相视一笑的招呼,却很少聊天,毕竟那时学生的时间太珍贵了,校园里都是脚步匆匆面色凝重的身影。
当然也有例外,有一天下午我在学校的田径场地跑步,那时天色渐晚,篮球场上打球了人也回宿舍或食堂了,我不经意看了水塔附近小树林里,梁同学独自一人在练习唱歌,他时而闭目颔首,时而摇头晃脑,从他那面带微笑、十分陶醉的神情里,很容易看出他对音乐的无限喜爱。不知道他唱的的是什么曲子,像是草原的牧歌之类的,歌声以如泣如诉来形容,那曲子在我听来悠扬婉转,一如天籁。真看不出我结识的梁同学还真多才多艺啊。
1981年的夏天,他们地质系在下花园进行野外作业实习,在一山谷处做剖面填图,恰逢山洪爆发,他专注绘图没有听见其他人紧急的呼唤,被汹涌的山洪卷走,最后寻找回来的已经停止呼吸的梁同学。这大概是我们同一批进校的79级学生中最早殒命的校友。
第二位是81级新生夏同学,他是来自安徽省皖南贫困山区,作为不坠青云之志贫苦学子,刚刚跨入大学校门一个月左右,周五下午去学校澡堂洗澡,进去脱了衣服下到大的浴池洗浴,遇见澡堂烧水的锅炉爆炸,整个浴室房顶全部摧毁,夏同学和其他几位同学以及烧锅炉的工人师傅一共7人被炸死,成为地矿部一起最严重的灾难事故。当时地矿部都专门派出调查组进驻学校进行事故的处理工作。这位夏同学因为来自十分穷困大别山区,连睡觉的被褥都没钱添置,还是在同班其他同学爱心资助下,购置了新的被褥,谁知人还没有温暖新的被褥,就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不甚唏嘘。
我们年级一位带工资上学的林同学,为人厚重,不露山不显水,是我们年级公认的老大哥。他毕业后分在四川地矿局,他找的媳妇恰好和我一个系统,是西南石油局里的党委办公室主任,有一次我去成都出差还被她相邀去林同学家做客,当时林同学非常热情,亲手做了几个特色的川菜招呼了我。
大约在上世纪末期,林同学还是一个地质单位的领导,带队乘车前往西藏洽谈项目,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回程的路上,小车发生车祸不幸逝世。让我们扼腕叹息的是这是当时我们120位同学离开人世最早的一位好同学,沉稳大气的同学。
本来就不该提起曾经的伤心之事,由于回忆上学的助学金事情,情不自禁地又联想起几乎早就忘记的陈年旧事,内心充满了忧伤。我还是借用我最喜欢的诗人海子的一段诗,在文字的结尾处表达我的感受吧。
“和我同行的
   三个人
   昨晚已离去两个
   还有一人
   前天就已离去
   但我决不回去
   绝不回到白天
   成为笑容
   我如果走
   就要一直走
   走得比失败还要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自己的助学金
后一篇:青春的照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