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雪夜闭门读禁书

(2024-02-24 10:09:13)
标签:

健康

情感

文化

雪夜闭门读禁书

雪夜闭门读禁书

雪夜闭门读禁书

雪夜闭门读禁书

雪夜闭门读禁书

雪夜闭门读禁书

雪夜闭门读禁书


“问郎知是几更天。”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一卷在手,或侧或卧,伴着袅袅氤氲,不久便心境澄明,进入那忘我境界。“红袖添香夜读书”。说实话,我可没有那样文人的雅兴,只觉得窗外下雨或飘雪,万籁俱寂,坐在床上,借着灯光读书,确是最舒服最快意的事情了。
早在农村插队就养成的习惯,晚饭后乡村的寂静与无聊,让我躲在小土屋的土炕上安静地看书,这样下来仿佛习惯成自然了,在家吃晚饭就上床,其他事情都顾不上,看书最好。
我喜欢看些杂书,历史的,人文的文学作品,回忆录,像是期刊杂志一册在手,则可以忘乎所以。如《随笔》,《散文》《三联周刊》《读书》,及其他杂志,但这些好的杂志越来越少了,每年都有一些刊物消失了,这是让人忧心的。
书籍一般就捡网上推荐的网红作品来看,如果借不到,就等网上有了采取网购方式,还有就是依靠图书馆收集自己想看的书籍,不一定是大师的作品,有些幽默犀利文笔的文集最好,特别喜欢上海的毛尖的文字,她的文章短小精悍,非常睿智和逗人捧腹大笑的神奇。
也喜欢张承志的散文作品,他是一名红卫兵运动的始作俑者,红卫兵三字就是他在1966年突发灵感想出来的,后成为一代人不可磨灭的记忆。他写了深度的反思文革的文章,文笔之好,很难有人企及。可惜他现在的散文作品很少了。
最近我在读一些国内的长篇小说,目光集中在一些经典的获奖作品,看完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正在看的《穆斯林葬礼》,还想看的《白鹿原》,这些国内的精品图书以前没有时间阅读,现在抓紧时间阅读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则北京人大读书情况的分析,有几点被我记住,人大图书馆书籍储藏数量居北京高校图书馆前列;人大读书氛围好,图书借出交还周转率高,统计借书证一年中很多借书的读者每年借书阅读的平均要在100册以上,最多的一位读博士的读者每年借出书籍高达540册以上。这是一个令人恐怖的阅读记录啊,想想看,一年365天,这位博士几乎每天要一本半以上的书籍,其中不仅仅是薄薄的书籍吧,还有超厚的名著或专业著作啊。
这条读书的报道,我只是粗略地看了一眼,再想仔细阅读时竟然没有找到,想仔细核实阅读数据也没有出处了。对我提醒是看见什么要仔细一些,就像读书一样,千万别浅尝辄止。
第二,我对那位人大的博士读书情况存有疑问,就是博士不完全就是读书,因为任何大学里都没有专门读书的专业,博士为检索资料,写毕业论文,查找资料需要大量的书籍,但我觉得这两点是有区别的,检索不是阅读,所以将这位同学一年540次的借阅次数当成阅读还是检索,需要澄清的。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就是什么事不干,也阅读不了540本书籍啊。
窗外大雪飘飘,落地有声,不像人们常说的那样雪落无声,早上三点我就醒了,是被雪花飘落地面的窸窣的声音弄醒的,或许这样的雪不是传统的雪花,而是一种叫雪霰的颗粒,能清晰听到声音。
跑步是不行的,路上全是积雪,雪夜闭门读禁书,这是一件温暖而惬意的事情。当然我读的不是什么禁书啊,就是轻松的愉快的书籍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老同学的调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