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有着20多年跑步经历但越跑越慢的资深跑者,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跑步热会不会过去?这不是旧跑者的落伍与侧目,今天的跑步的确和它在热起来前完全不同,人群的转变,形式的不同,目的的改变。
我的2023年马拉松比赛已经结束,在没有新的赛事压力下,我可以轻松地从容地投入健身跑步的循序渐进的跑步当中。这时既无劳心费力的担忧,也无欲以俱增的恐惧之虞。每天早上轻松地跑一个10公里最适合人锻炼距离,又不伤筋动骨,对膝关节没有什么影响。或许这就回归跑步的真谛。就是单纯的跑步。或许这样的跑步人最多,很多都是来自非主流人群,他们年龄偏大,或者有自己的坚持,不远和这个因快速生长而浮躁喧哗的世界为伍。他们在跑步中开启一个新的世界,平衡了自己的人生。有跑步经历的人都知道,一旦进入自己的跑步节奏,那便是一个人的世界。即便在纷扰的跑群中,也从不与之“同流合污”,因为跑步是一个孤独的运动,我喜欢在晨曦时分,踏着窸窣落叶而行,享受一种诗意的静美。
可是这样的跑步需要选择一项赛事作为自己突破的目标,这样跑步才有动力。今年已经没有什么比赛可选择的。明年初的赛事昨天在网上开始了报名,这是重庆的2024年马拉松比赛,我想了一下还是放弃了报名。不管重马如何诱人,还是什么金牌赛事,因为我在2015年已经跑过,所以就不会心存念想。我可以将精力和财力放在其他没有跑过的赛事上,毕竟跑过了就没必要上杆子追崇,还有昆明、南宁、成都等都还没跑过,我可以等待这样的机会。
提起跑步,人们常想就是马拉松比赛,这似乎就是跑步的代名词。实际上马拉松只是跑步能力和一次毅力的背书,而不是本身。就像考试是一段学习的背书,但不是学习本身。当完成马拉松后的自我肯定和他人的赞叹慢慢不能触动我们时候,我们还会有热忱吗?
现在我的情形就像这样似的,接二连三的马拉松比赛结束了,精神似乎停顿了,睡觉也安稳了很多,不像以前总惦记着晨起,还有必须睡着的压力,睡眠轻松很多,每晚都是睡到自然醒,早上起来除了跑步外,就感觉没有什么可让我专注的事情了,看书也不能静心,写作出现提笔忘字,甚至没有写作的激情,于是一连几天都是这样,囊中羞涩,我自己都想,这到底出了什么状况了啊,是不是没有压力导致的“精神萎靡不振的衰竭期”,我也困惑。
这些会不是与跑步相关的问题啊?这有点“拉不出屎怪茅房”的嫌疑,不写或是写不出来,这是一个问题,是自己胸无点墨的事情,也是“黔驴技穷”的可能,书读的少了,文化积淀薄了,加上一天忙乎这事那事,真要写点什么,自然就捉襟见肘了,停顿和萧条是必然的。解决办法就是静观其变,沉静下来,多看书,多用心揣摩,慢慢去写。
跑步给我的身体带来了直接的好处,更带来了精神的愉悦。马拉松是一件事,但更重要的是马拉松外,还有学习,生活,我依靠马拉松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要去马拉松化,就是没有马拉松比赛时也要认真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这才是跑步给我们的终极礼物,对我们人生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