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活(2)我所知道的几位老师

2023-02-04 11:36:05
标签: 情感 历史 文化

中学里还有几位高手蛰伏在我们企业的中学里,聚集了一批武艺高强的绿林好汉,这里还是有一些原因的;一、虽说学校就是一般的学校,但是学校的挂靠很大,属于当时建工部第七工程局,全国一共才七个局,是中央直属单位。二、文革后大学积压了一批高材生,有的是工科理科,因为文革导致的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工厂停工歇业,大量的人才俊杰就流入学校了。这些老师还有:

英语老师李楠,他个子不高,不苟言笑的表情总是和同学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卑不亢,就是那么爱拿老师说事的学生也挑不出他的什么趣事,他就在我们的英语老师,班主任王小琴生小孩缺课,临时客串了几堂英语课,虽然是几天,他就发现了问题很严重,而且现实的严峻并不是他短时间就能解决了的。这就是我们英语发音全弄错了,还是前面老师的基础差所造成的,如果下气力改变,要涉及同事间的关系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很多不仅仅是教学技巧的问题,于是他也将错就错,睁一眼闭一眼的敷衍过去了,这也不能怪他,文革期间,老师都生活在革命的漩涡当中,能教课的已经很不错了。

由于他是正规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的,英语发音的口型标准,一字一句都是牛津口音的标准,难免给啥也不懂的我们一种取笑的托辞:说他说英语时总是怪怪的,很造作,实际还是我们的无知呀。后来他考回西安外语学院的研究生,还是回到了他的母校。政治老师邢民安 ,也是一表人才,相貌堂堂,一想起他,就不禁想到当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洪常青的扮演者刘庆棠峻峭姿容,邢老师是北师大政教系的,分在学校里教政治,他的授课没有什么感觉,因他的特长正好符合当时的社会时尚,留给我们印象就是舞姿和口才。

他一到学校就在学校简陋的舞台展示了他美轮美奂的舞蹈水平,那是一场专门歌颂领袖毛泽东的晚会,他在台上表演了独舞毛主席诗词《汐园春.雪》,那是风靡文革初期的根据诗词的意境创编的,还是北京老红卫兵的经典节目,它也随着邢老师一同来到西北兰州,给闭塞、孤陋的我们惊艳之喜,虽然,我们曾看过兰州八一中学表演同名舞蹈,但那是几人的舞蹈,难度没有一个人的舞蹈难,尤其表现诗句:“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情节一会要倒立,两腿拉开模仿弓箭时而转成掉落的大雕,转换时机又要拿捏的恰到好处,没有造诣很深的功底和体能完成不了这些新颖的舞蹈技巧,这些都在邢老师的运筹帷幄曼妙无比的肢体语言里,变成了白雪皑皑的美丽图景,和愉悦的欣赏。这次难得的视觉盛宴,不知还在我的同学脑海里储存,回忆,有时也是很美妙的一件事。

邢老师讲话的时候,又会让你想起青春之歌里的卢嘉川气势磅礴的演讲,文化大革命就是造就了一些具有表演能力人,无休无止的运动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他的嘴很大,讲话时神形兼备,口悬若河,都是大段的宣传,和讲解,没有什么可以让他自由发挥的地方,没有文采,没有经典,没有历史,没有教育,就是文革的传声筒,比如一打三反,批林批孔,批判周荣鑫的教育路线回潮,一个伟大才华横溢的演说大师就沉沦在惨白无力的政治图解上,沦陷于无滋无味的说教里,如果邢老师放在别处,政治团体、领导机关、国家社稷,那又是另当别论,可能就是一个列宁,李扑克西内,考斯基那都是世界政坛口才最杰出的人物,我想邢老师也一定羡慕他们,要不然他讲话时总是不断用有力的手势加强语气的表达。后来,他一直就是学校的教务主任,每次开会的时间都让位他了,而我们却对原来的校领导失去记忆,比如说一个湖北籍贯的副校长还是副书记的,连名字都忘了,只知道此君的水平有限,浓重的家乡话让我们同学听他讲话如坐针毡,而且此人口沫横飞,真不是讲话的好习惯。

邢老师后来不知当没有当校长,但是调到局里教育处主管教育,应该和我的同学做过同事。她们会清楚邢老师的生活情况,真的,我时常会想起那个民族舞蹈跳得很好的邢老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