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合肥的街道

2022-12-11 16:54:09
标签: 历史 情感 文化

在合肥生活多年,感觉这座南不南,北不北的城市很接地气,生活的气息十分浓烈。每天早上跑步我就感受这点,享受生活的氤氲之气。从桐城路向南,被一条条河流名称所“劫持”清弋江,巢湖,太湖路,望江路,水阳江路这些路都是东西向的次要干道,但最主要的就是一条长江路,本身长江就是我国最长的一条大江,合肥也是很长的一条东西主要干道。再就是山的路,黄山路霍山路九华山路九顶山路等等,感觉合肥就是五十年代由乡村演变发展而来,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乡村味道。

 哎,你看哈,合肥的地名,好像特别喜欢用数字,比方说,在合肥,有一里井,二里街,三孝口,四牌楼,五里墩,六中巷,七里塘,八里岗,九狮桥,十里庙,十五里河,二十埠,三十埠,四十埠,五十埠,百花井!

确确实实都是合肥的老地名,而且在合肥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和知名度。像三孝口,是为纪念张梅、张祝、张松三孝子而取名的。比方说百花井,相传为五代吴王杨行密女儿百花公主府中的井,也就是说,以前这里确实有一口井,名字就叫百花井。来,跟我一起读:“粉红墙上画凤凰,凤凰画在粉红墙,红凤凰、黄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讲真,“刘粉坊”这个地名对唇齿音不分的同学实在太不友好!

周谷堆附近就有一条姑娘巷,据说是因为上世纪这条巷子里的人家大多富裕,家里的姑娘不远嫁,而是女婿上门在此定居,久而久之,这里就被称之为“姑娘巷”沿用至今。有着“雨巷情怀”的同学不妨赶上个下雨天,到这姑娘巷走上一走,也许就能巧遇你的“丁香般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多少人少年之时被这首戴望舒的雨巷里的丁香姑娘美到?小巷悠长,乘着油纸伞的忧愁姑娘缓缓走过,仿若一副泼墨的中国画。合肥还有匪夷所思的迪迈达巷,这在全国城市里也十分罕见,洋人的地名也太超前了啊。旁边有个迪迈达小区,不知为何,这个名字总有一股复古东南亚的意味!

迪迈达、麦迪达、麦亚迪达、麦迪娜傻傻分不清楚!

还有“五十头”我骑车转悠时遇见十分惊诧,咋会出现五十头,什么意思啊?,我惊了!擦了擦眼睛,我又看到了接着就是“四十头”以及“三十头”讲真?取名字这么随意的吗?估计当初确定地名的冠名权的大人,是根据他的年龄而决定这地名的。要不然总感觉怪怪的啊。

大概村子里的人都很爱吃烧麦吧!故名“烧脉村”。那么请问:烧脉小学和烧脉中学的同学们爱不爱吃烧麦呢?合肥人也太直截了当啊,想吃什么就直接命名什么,可是我想吃兰州牛肉面,还有浆水面甚至散饭,咋就不会命名牛肉面路、浆水面路、散饭路啊。估计兰州定居在合肥的人皆大欢喜,说不定要给我立牌坊呢。

类似于黄山路这样路段长的路分为黄山西路、东路大家都能理解嘛!但是,福A路细细一看也不是很长很复杂,也没有福B路的身影,那究竟为什么要分个ABCDE?张小郢/源芳“叮咚,张小郢到了,有下车的乘客请从后门下车...”车上,正在低头玩手机的“张小颖”同学猛然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呼唤,心想:嗬!咋坐个公交车还有这待遇呢?专门提醒到站啊!除“张小郢”同学外,同列车上的“源芳”同学也获此殊荣!

咳咳着实没办法,谁让合肥“郢”系列的路名那么多,而且偏偏喜好用姓氏开头,诸如马郢、杨郢、范小郢的路名实在太多。极其容易与人撞名啊!

我每天先是九华山路到桐城路再到黄山路,经过几条河的道路,与合作化路相逢,虽然这地名和我一样,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产物,依然没有淘汰,还顽固的连接合肥市区南北通衢,还是一条高架快速通道。我与它为邻跑到五里墩再进入长江大道,最后在进到雨花塘里晨泳。

合肥的路名经常被大家拿来打趣,甚至连“合肥”这个名字也不止一次的被打趣一番。其实呢,这些或是熟悉或陌生的路名,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只是听之一笑调侃一番。可是,对于许多老底子的合肥人来说,他们的人生记忆,早已同这些令人捧腹又哭笑不得的路名联结在一起。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