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凌子回母校》——行走的人间清醒

2022-10-09 11:57:45
标签: 情感 文化 健康

自跑步以来,慢跑就是我最经常的项目,跑也罢,不跑则已,只要跑起来,速度很少能快如疾风。

很早时身体很好,平时也就训练时跑个10公里或20公里,也没有“咕咚”或“怡跑”的跑步软件,很难了解自己平时的跑速,只有到了正式的马拉松比赛,情不自禁地速度就起来了,这也是自己属于情绪型的性格,随着跑马人群的鼓动,想慢起来也不容易。

最早的马拉松比赛成绩显示如下:基本上前10公里速度都是45分钟,也就是说10公里以内,每公里我能在4分半就能完成,这样一看就像遥远的星一样,让我仰视璀璨的星星,而实际训练中从没有一次跑出这样的水平。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加,自己马拉松水平直线下降,在2008年自己曾跑出3.30分马拉松最好成绩后,只在2012年完成数次马拉松比赛进入4小时以内后,再也进不去四小时以内的门槛,当然马拉松比赛的前10公里速度也降到50分甚至55分左右,现在马拉松比赛的前10公里勉强在60分以内。如果是平时的跑步,动辄就是6分半一公里,甚至就是接近7分钟一公里的水平。

今天为啥专门来谈跑速这样无聊的问题呢,尤其在凌子步行回母校壮行的前提下,不谈意义,不谈理想,不谈情怀而专门谈自己的跑速,这合适吗?我想了这样的问题也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我每天都在绞尽脑汁撰写凌子的文章,成为我最焦虑的事情,因为写着写着就理屈词穷腹中空空的情形出现,写不出什么东西来了,情感也枯萎了,想一味赞美和歌颂我们的凌子也确实难下笔浓墨描绘了。

结合凌子的行走,谈谈慢跑也好,因为很多专家建议18至70岁的人,最好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这就差不多是5公里的慢跑时间。慢跑是一种恰如其分的超脱方式,它可以人为划定一个时间范围,让心率平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75%左右,人于其中孑然一身,均匀而用力地承受自身。此时心肺会有一种缺氧式的紧迫感,像登临空气稀薄的高山,这是“认识你自己”的一个契机。

5公里不长也不短,可以以微弱唤醒远古狩猎时期强健的身体记忆,与过去产生一丝感应,又能关照现代都市大部分人的生活尺度,说它“通古今之变”,我觉得也不过分。

我经常在凌子行走时跑步想着他能走40公里,该有多艰辛,我每天早上多跑几公里,为凌子解忧减少他的行走距离也很不错。这实际只是妄想,能与凌子一脉相承的就是我慢跑和凌子行走速度相近,而且我们俩想到的同一个问题“吾日三省吾身”,《论语》的思想指引我俩于寂静中喧嚣,在跑或走中沉思,它像阅读,开卷有益,并集身心锻炼,生活反思与精神磨砺内省于一身。

慢跑和行走时,所有身外之物都要抛弃,心无旁骛进入行进状态,那时,我们跳出喧哗和躁动,与自己面面相觑,从脚下便会流出最真实的空间和时间。这时是最惬意的时候,每走一步都用力落在大地上,人的思绪纷纭,心静如水。

我现在也会跑到10公里以外,想着暗中为凌子使劲,总比说些不痛不痒的赞美词语强吧,就像凌子再是雄鹰也要飞翔也要休憩,我跑时和凌子一样,也会在距离和时间的加量时从中体验更加深刻丰富而有层次的问题。

不仅仅是简单地走和跑,走过了,我们还要继续生活。如果凌子与我能从古人所说的“一炷香的时间”,从香燃烧过程最后“香消玉殒”,这个时间我们一定会刻骨铭心,对香来说,时间已不再是索然无味的身外之物,而是纵贯自身,成为一场此消彼长的向死而生。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