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凌子回母校》——下雨的遐想
2022-10-06 14:30:48
标签: 情感 文化 历史
就在凌子行走开始的8月13号以及更早的这个夏天,我所在的城市,没有雨水,我和这座城市都饥渴难耐,特别盼望下雨,前天晚上祈盼很久的雨水终于降落下来。夜晚在床头看书,听见窗户上噼里啪啦地响,竟然开心至极,已经有快一百天没有见到雨水了。
早上跑步,天色阴沉,我沿着黄山路跑了起来,约有10分钟后,天上稀稀落落下起了细雨,我没有因为雨水而选择撤退回家,我想着如果凌子行走的途中遇见雨水会如何选择呢,他一定会执着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不会因为雨水的侵扰而停止行走的脚步。
当我跑到路程的一半时,雨水开始大了起来,一会我的跑鞋和衣衫都湿透了,我跑得汗水肆意,心里还想着让雨水来得更猛烈些吧,多下些瓢泼的大雨吧。心里想着“小楼一夜听春雨”的意境一定很美,那会是幢江南烟雨中的木质小楼,漫纱轻舞,人在旅途的凌子会居住进去吗?行路的人一定有酒,一定会孤独的,而“山雨欲来风满楼”则给我们以饱满的苍凉感,背包已背好,人将远行------。
这几天,校友张凌和徐桂辉陪着凌子走过至少100公里以上的路程,让我们见识了张凌、徐桂辉夫妻两人的侠肝义胆,被我们所有目睹的校友所赞誉。我坐在窗前,像幻想中那样,今天合肥大雨不歇不知还在湖南境内路上是否有雨,早上凌子发的短信告诉我们今天他和张凌、徐桂辉夫妻行走官庄镇到茶庵铺镇30公里的路程,今天结束凌子的总路程已达1588公里,我也感到很振奋,为凌子不断接近自己的终极目标而高兴,也为张凌、徐桂辉夫妻在凌子困难时候,倾情相助而感动,尤其他们俩人躲避甚嚣尘上的喧闹,义无反顾地陪着凌子走过清静孤寂的路,属于雪中送炭之举。
在这里,我与那么多的同学关注陪凌子回母校的群里看同样的赞誉,欣赏相同的照片,说不痛不痒的话语,只是我觉得我们遥远,从窗口遥望还有1000公里外的凌子,我也使不上气力帮助凌子,远不如张凌徐桂辉夫妻俩人相助的效果明显。这里我们距离很近,我们又距离很远。我只能在微信群里感觉他们的心跳。从行走的脚步和时间上看,他们行走的速度不算很快,考虑他们已经行走了100多公里的实际状况还有凌子一直没有停歇,这样水平也属于佼佼者了,平均15分钟一公里的速度,还要去除路上喝水,吃饭的时间,这也是相当不错的行走速度了。
凌子行走路上遇到雨的时间不多,多数还是晴朗的阳光照耀,这是凌子的运气,因为长途行旅最怕落雨,像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的意境,凌子就遭遇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凌子无奈在一高桥下躲雨画面,让同学们牵挂和担心。
我因为城市缺少雨水极盼多下些雨,而凌子在行走中却不愿雨水的侵扰影响总的行程,这也是生活中很矛盾的事情。凌子行走的4000公里的路程,也不能不遇着淅淅沥沥的雨水,就是这样,凌子有将一种愿望变成无形的力量,战胜诸多不便,在同学们焦灼的目光下,一步步走向目标。我现在的窗外,不知道飘着多少多少这样的心愿,大家都希望凌子能抽时间安顿下来,休息一天,也期望张凌徐桂辉二位完成今天的行走陪同后,也休息一下,这几天幸亏你们的温馨的陪伴,让我们的凌子度过了4000公里行旅中最惬意温暖的一段距离。
你们一路聊了很多实用户外健走的知识,收获满满,衷心祝福你们了。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关于雨水的胡思乱想,这也是校友们一起期盼的良好愿望。
《陪凌子回母校》——下雨的遐想
就在凌子行走开始的8月13号以及更早的这个夏天,我所在的城市,没有雨水,我和这座城市都饥渴难耐,特别盼望下雨,前天晚上祈盼很久的雨水终于降落下来。夜晚在床头看书,听见窗户上噼里啪啦地响,竟然开心至极,已经有快一百天没有见到雨水了。
早上跑步,天色阴沉,我沿着黄山路跑了起来,约有10分钟后,天上稀稀落落下起了细雨,我没有因为雨水而选择撤退回家,我想着如果凌子行走的途中遇见雨水会如何选择呢,他一定会执着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不会因为雨水的侵扰而停止行走的脚步。
当我跑到路程的一半时,雨水开始大了起来,一会我的跑鞋和衣衫都湿透了,我跑得汗水肆意,心里还想着让雨水来得更猛烈些吧,多下些瓢泼的大雨吧。心里想着“小楼一夜听春雨”的意境一定很美,那会是幢江南烟雨中的木质小楼,漫纱轻舞,人在旅途的凌子会居住进去吗?行路的人一定有酒,一定会孤独的,而“山雨欲来风满楼”则给我们以饱满的苍凉感,背包已背好,人将远行------。
这几天,校友张凌和徐桂辉陪着凌子走过至少100公里以上的路程,让我们见识了张凌、徐桂辉夫妻两人的侠肝义胆,被我们所有目睹的校友所赞誉。我坐在窗前,像幻想中那样,今天合肥大雨不歇不知还在湖南境内路上是否有雨,早上凌子发的短信告诉我们今天他和张凌、徐桂辉夫妻行走官庄镇到茶庵铺镇30公里的路程,今天结束凌子的总路程已达1588公里,我也感到很振奋,为凌子不断接近自己的终极目标而高兴,也为张凌、徐桂辉夫妻在凌子困难时候,倾情相助而感动,尤其他们俩人躲避甚嚣尘上的喧闹,义无反顾地陪着凌子走过清静孤寂的路,属于雪中送炭之举。
在这里,我与那么多的同学关注陪凌子回母校的群里看同样的赞誉,欣赏相同的照片,说不痛不痒的话语,只是我觉得我们遥远,从窗口遥望还有1000公里外的凌子,我也使不上气力帮助凌子,远不如张凌徐桂辉夫妻俩人相助的效果明显。这里我们距离很近,我们又距离很远。我只能在微信群里感觉他们的心跳。从行走的脚步和时间上看,他们行走的速度不算很快,考虑他们已经行走了100多公里的实际状况还有凌子一直没有停歇,这样水平也属于佼佼者了,平均15分钟一公里的速度,还要去除路上喝水,吃饭的时间,这也是相当不错的行走速度了。
凌子行走路上遇到雨的时间不多,多数还是晴朗的阳光照耀,这是凌子的运气,因为长途行旅最怕落雨,像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的意境,凌子就遭遇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凌子无奈在一高桥下躲雨画面,让同学们牵挂和担心。
我因为城市缺少雨水极盼多下些雨,而凌子在行走中却不愿雨水的侵扰影响总的行程,这也是生活中很矛盾的事情。凌子行走的4000公里的路程,也不能不遇着淅淅沥沥的雨水,就是这样,凌子有将一种愿望变成无形的力量,战胜诸多不便,在同学们焦灼的目光下,一步步走向目标。我现在的窗外,不知道飘着多少多少这样的心愿,大家都希望凌子能抽时间安顿下来,休息一天,也期望张凌徐桂辉二位完成今天的行走陪同后,也休息一下,这几天幸亏你们的温馨的陪伴,让我们的凌子度过了4000公里行旅中最惬意温暖的一段距离。
你们一路聊了很多实用户外健走的知识,收获满满,衷心祝福你们了。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关于雨水的胡思乱想,这也是校友们一起期盼的良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