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不谈别的,聊点有意思的

标签:
健康情感文化 |
一是,群大了,人多了,队伍壮大带来新的需求,文字也必须跟上;二,随着路程的延伸,总不能老是那几句和相似的照片,连自己都不忍触睹何况它人。三,主要还是年代的区别,50后与90后中间隔着山几重,水几湾的距离不能一蹴而就。
为此,我也踌躇琢磨,“红旗还能打多久?”或许就搁笔别写了,因为江山已经变了,阅读的人不喜好。
就在犹豫不决时,有人说:“有没有想过你骑的共享单车,为什么跟从前所见的自行车不一样?”这个问题让我豁然开窍,换一个思路来写多好啊。比如,自行车是五光十色的,形态各异,可是现在最实用的就是城市当中流行的共享单车,这样的车子没有车链,不用车锁,当我骑上它时,解决了我尴尬的行路,该有多方便。
想想看,文章总是精神,总是意义连被歌颂的人都会反感,本来就是一个目标却被颠三倒四喋喋不休的讲,成了一个沉重的背包了压力太大了。我们就谈谈山,这本是我们学地质的特长,云南的山为什么断层多,贵州的山褶皱多,这样学术性极强的问题在我们同学面前不是问题,他们都是业术有专攻行家里手。还有云南的茶为什么会是滇红,还有久藏不坏的茶饼能让我们学习许多知识。
施局昨天一段滇越铁路的典故让我温故知新,认识了云南的往事,我们沉浸在迎来送往的酬酢也好,群里新朋老友叙旧抒情也罢,而忘记了多问凌子行走最想的是什么?我想他想着前行的路途,关山重重,想着一地一地的行走,他有点像“共享单车”一样,是我们学校的互联网产品,借助他线下线上共同体验,成为我们校友目标所向,每天所想的“凌子时刻”,他走到哪里了?他一路可好,他中途吃了什么,他是否平安抵达。这些实际却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成了我们最最注意的问题。至于其他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就可以作为我们附带的花絮进行点缀。
早上起床就想着凌子的今天出发的事情,寥寥几笔,祝凌子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