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小学的光荣与梦想

标签:
健康情感文化历史 |




每次,走过我曾就读的那所小学,心中都波澜不惊。就在这个炎热的夏天,让我一次次想起我们在那里度过的五年半时光,能彻底地让我们从一文不识的盲童,成为一个初步文化基础的“小知识分子”。昨天我情不自禁地回忆了小学放学后我们都干些什么,好像意犹未尽的感觉。
小学实际就像我们身上的胎记一样,诉说着我们的出身,即使是最糟糕的小学,也保留着人类最完美的童真,哪怕过去是多么遥远,它仍会像童谣一样在空气之中时隐时现地飘着。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我们那些发小真像是偶然邂逅的路人一样,路过,见过,匆忙地一瞥,就再也无法遇到了。
像上世纪90年代,我在天津遇见了小学同学伍策西,就和他相聚片刻,相谈甚欢,匆忙一别,还想着继续会面,一聊尽性,却不曾想到第二年他就猝然去世,成为永久的遗憾。还有一次,那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我在甘工大研修外语,一次听大课时,见身旁坐着一位穿军服的女孩也在认真听课,可我看她似乎脸很熟,就斗胆上前询问她:“你是否就是武亚娟啊?”她有点茫然看着我的唐突举动,未置可否地对我笑笑。我还是小学时知道她所在的一年级四班对门就是自己所在的三班。她早在69年的疏散时就跳级成为我的学姐了,后来她考上兰州医学院,再后来她就去了美国并在那里定居了,但是我们因为曾在小学时见过面,就像有缘分的人一样,只要经过就不会忘记,我们一直保持友好的关系。
所以记得七局一小就像记住父母名字一样,我们难以忘记,不论走到哪里,都不会隐藏或遮掩自己的母校。虽然它仍是兰州市的一所普通的小学,我所娴熟的面容早已不在了,校园的那座三层的教学楼也拆除了,我真不知道当时拆除楼房的工人师傅还能发现教学楼二层西侧阳台地面一块块水泥预制块接缝处,用沥青铰链密实的接缝是否还能看见我在五十多年前留下的“遗迹”。小时候的我不知咋回事,就是手欠,总在年级开会席地而坐时,用手抠那密封的沥青,一次竟然将身边的预制块的沥青全都给抠了出来,最后被同学发现,告诉老师,我都被拎到校长办公室受到校长的训诫,真是刻骨铭心的教训啊。
每一次回家都要经过曾经的小学大门,不管有意还是无意,都忍不住朝着记忆中的校门一瞥。我都特别清晰记住是母亲带着我在学校注册报名,第二天,我挎着一个蓝布缝制的书包,是母亲托了她的乐亭老乡局院理发师傅老婆帮助缝制了,好像松松垮垮的新媳妇回娘家携带的梳妆家什,脸色腼腆,举止紧张,现在也再想,父母也太抠门了啊,人生第一件大事,上学的书包竟然就是小包袱似。小学的意义就从1965年9月1号这天算起,在之前我就像其他如我一样的孩子,像小猫小狗一样在土里扑腾的小动物,这一天才真正站立起来了,读文识字,还能计算数字,更重要的是有了规矩,懂了礼貌,还有了求知的欲望,这一点我昨天已经在回忆小学生活的文字里描述了。
我印象中的校园并不宽阔,局促逼仄的院子甚至都搁不下一个完整的田径场地,即便是200米跑道的小型场地都满足不了,所以酷爱体育的我从没有在这尴尬捉襟见肘的院子里获得欣悦,这也能够想象小学的五年半的日月里除去每年的两个假期,文革的”停课闹革命“、疏散等间断,大约留给我们小学生有限的时间里,体育活动只限于排队、报数、立正、稍息及开步走最原始的活动方式。再就是我们曾意气风发地拿着木质的“红缨枪”,在体育老师梁宽的带领下,苦练杀敌本领,难怪小学就没有什么体育活动,因为梁宽和另外一位叫“魏大头”的体育老师,只会操练齐步走和排队报数,其他就云消雾散了。
还有最遗憾的事情,是学校曾分配一名音乐老师授课,她叫吴辉,可是那时淘气及捣蛋的小孩子就给这位漂亮大眼睛的女老师起了侮辱人的绰号“乌龟”,据说当时就将吴老师气哭了,彻底泯灭了认真向我们普及音乐知识的念头。这是很可惜和悲哀的一件事。当然遗憾的事情不止这一件,那时我听说也分配学校的一位老师,虽然不是专业美术老师,但他有一定绘画基础,,也给我们这一批学生教授了几节绘画课,就是最简单的树木,鸡鸭牛羊等绘画,可还没等我们开窍,他就调走了,所以七局一小的整个经历就是极度缺乏音乐、美术、体育的教育,所以我们这一批人当中,文化的素养特别的贫乏,就更谈不上发扬光大了啊。
也许我这一厢情愿的臆想,有点违背当时的实际情况,因为那时的学生所面临的不是吃好的问题,而是如何吃饱,千万不能用现在孙子辈们上学环境所要求五十年以前的小学,那时学生能认真读书,不去外面调皮捣蛋就算烧高香了啊。
我一直对自己的母校——曾经的七局一小怀有深刻的愧疚,那时自己的淘气,损坏公物,欺负女同学及打架数起,都是将一些孱弱的同学打得到处跑,为此倪培杰校长,刘爱华、张淑英老师没少费心思,语重心长帮助教育我,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感激。还有我同窗好友的母亲,都曾执教这所小学,她们也给我留下温润如玉的背影,如惠风和畅一般留存脑海中。当然我还记得高我一级的学长总出现“冯彪、叶静、甘正明”等如雷贯耳的好学生名字,也知道我们同学中出现的一个个佼佼者,像那时班级里的李明,李兰群、王秀珍、都曾担任我们三班的班主席,希望我们都能想起小学的点滴往事。
现在的小学也不是那所小学了,就在那片地块下还留有五十多年前我们稚嫩的脚印,埋着我们童年永逝不返的图景。至今我仍在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精神都是受到母校的传承和灌输结果,至于说现在学校还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一定会说,我很普通但却很自豪,至今不忘那些去掉我愚昧开发我智力的小学老师们,我一定会努力地。
希望回忆不会让你们反感,时间快得像秋风,毫不留情地吹走了那些青涩朦胧的回忆,我来这里,真是连一片叶子也拾不起来了。
一年一度的秋风啊,将我从昏睡中吹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