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时花溅泪——一本书的感谢

(2022-06-17 08:58:16)
标签:

健康

情感

文化

历史

感时花溅泪——一本书的感谢


今天是合肥的一个酷暑日子,从今天起要到20号左右,合肥面临高温的煎熬,据说气温一直要盘踞四天左右,就是后面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在这个不南不北的城市里,捱过夏天的高温酷热,是必须面对的一件事。
好在心静自然凉,就是今天我丝毫没有感觉室温的燥热难耐,相反,从早上我就端坐在30多度的熏风如炽热扑面的电脑边,一字一句地撰写内心的感受。
写了老同学西行青海湖的祝福与遐想,也算是一点情怀吧,曾经与他都在甘肃或青海待过,想法自然而然就脱口而出了。
写了我的学长也是甘肃的老乡赵兄骑车锻炼的感想,赞誉他从一穷二白的疏于锻炼的旁观者,一下子成为京城骑行的健将和达人,这是让人欣喜和敬佩的。
就在我忙得手忙脚乱的时候,蛰伏在遥远的乌兰巴托的包玉山突然伸出头来,就像苏武牧羊的北海,也就是世界最大和最珍贵的贝尔加湖的遥远地方说了一句匪夷所思的话一样,他蹦出一句:“彭大将军去哪里了啊?”这时他竟然忘记常规的礼数,先向我磕首请安问候,然后再询问某人的某事,就这样冥顽不化地将错就错。我原谅了老包,因为在蒙古国度待得时间太久了,汉语及华夏文化的熏陶少了很多,我想起曾有一首歌是《乌兰巴托的夜》,估计老包没事就会哼几句,能在遥远的乌兰巴托待那么长时间,并取了俄罗斯的姑娘为妻,安心在那里安营扎寨,含饴弄孙,“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他是只把乌兰巴托当家园,乐不思蜀啊。
现在就说正事,他给我发了一张照片,拍摄的是我在1982年8月15日在兰州张掖路书店购买的一本《文笔精华》,写都是名人笔下的风景。我曾经买了很多本文学书籍,现在恐怕自己身边所剩无几,因为辗转四处,几番折腾确实也难觅几本原生态的书籍,尤其那时没有拿到学校的助学金,仅仅依靠家里微薄的生活费,一方面降低学生食堂的伙食标准,省下很少的菜金,去宣化的书店,去北京的王府井书店,去襄樊的街上书店,去兰州的张掖路书店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当然只能限于散文和诗歌,其他就再无力采购了。
我带着这本书乘坐绿皮硬座车,去湖北的襄樊实习,将这本书看了几遍,颇有收获,主要是名家写景的范文,短小精悍,余味无穷。待我十月份返回学校时,被老包看见了,他很喜欢,就死皮赖脸地缠着我要这本书,于是我忍痛割爱就给了老包。并且还专门在书籍的扉页写下一句题词不像题词,馈赠不像馈赠的字眼,估计还是于心不甘,挥泪割让文笔精华。这在我藏书里很罕见,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一回。
不管咋说,老包还是受良心煎熬,终于有了善良的悔过,将他藏在犄角旮旯的旧书翻了出来,并能向我认真地忏悔,说他那时无钱买书,就千方百计地向我讨要这本书籍。他也是出于真诚,因为他的很多书都早已抛弃了,但始终珍藏了这本普通不能再普通的书籍。就冲这点让我十分感动,因为已经过去了四十年了,因为他在遥远不可及的乌兰巴托,因为他旧事未忘。
让我再说什么好了吗,此刻真是无语,感动。
真的感谢了,老包,我的兄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