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年前的汗渗与遐想

标签:
健康情感文化历史 |
昨天是全国的高考第二天,昨天网上最热门的就是关于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的试卷题目,很多人都泪奔了啊,因为抱着侥幸心理去押题的学子们,估计就会受挫,作文的题目也见证中学生驾驭语文书写文章的能力,还是平时的基础,做到提笔就写,文思如泉涌,可真要肚子里有货,才能下笔从善如流,款款而谈,还有就是腹中有诗华自生啊。
早上在雨花塘游泳时遇见和我一起参加高考的老沈,他是79年应届毕业生,年龄要小我四岁左右,他从安徽考上了安徽大学中文系,现在也退休,我们一起游泳的泳友。我们昨天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我们参加高考的经历,他心有余悸地感叹说,那年天气炎热,属于高温酷暑的时候,他清楚地记得那天是艳阳高照,第一天进入考场时,他一是紧张,二是酷热,他竟然晕场了,几乎就要绝望,而这时一位面容慈祥的女老师,自己拿出一条浸透凉水的毛巾递给他,让他放在出汗的头上降温,平息紧张的心情,就这样一个富有人情味的举动,让老沈顿时就安静了下来,专心致志地去填写考卷。至今他都在感激那位不知名的监考老师。
我也想起自己的高考,那一年高考对我来说,真是老天眷顾我了,因为我平时不很刻苦学习,积极备战高考,而是抱着试试的想法,本身自己就没有什么把握,还有就是我很自卑,没有什么自信心,比起薛山丹等人来说,我差距远了。可是上天给了我一个机会,那次语文考试的作文是改写《第二次考试》,将这短篇小说改写成记叙文。这样一个新颖的作文,让很多常规准备的考生倏然一惊,比如很多人都准备了“新的长征,新的征程”,“华主席的领导下前进”等宏大题材的范本,都不曾想到会有这样怪异的作文,很难在语文的试卷上取得高分。
对于我来说,我见到试卷,立马就笑了。当然考场上绝不可能笑出声来,而是心里喜笑颜开。因为这篇小说,是我在插队时翻看旧书无意中看了这篇何为作者在1956年所写的小说,虽然就是匆忙一瞥,却清晰地镌刻在脑海里,小说的主人翁一位参加美声考试的女青年,是有高尚品德的好人,初次考试美妙的嗓音因为在复试前一夜台风侵袭助人为乐,一夜未眠,而且极度的疲乏让女青年复试成绩一落千丈,教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当即就放弃录取这位考试的歌手。
后来责任心促使教授去学生家询问情况,却了解到女青年救灾救人的经历,从心里涌起激动的想法,当即就决定录取这样优秀的学生。
我因为熟悉,考试时就驾轻就熟,一气呵成,记得语文考试结束,我是第一个交考卷的人,因为这样的考试对我太轻松了啊。
就在那次已经过去四十三年的时候,我和老沈不禁唏嘘再三,一转眼就是半辈子过去了,他说明年他所在的安大中文系毕业生准备聚会庆贺他们毕业四十周年,我挺羡慕他们的,像我们因为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很难举行这样的聚会了,就当一份念想记在心里了。不管咋样,我们还算幸运之人,那一年高考录取的比例才是5-6%左右,不像现在的几乎90%的录取率。
还有一条就是四川的一位55岁的老哥,已经参加了26年的高考,创造了中国考试历史上最坚定的考者,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就是他这样执着的精神,足以感动我们,很多人不以为然说他是走秀或是制造噱头,但就是26年如一日坚定地坚持今天,也是不容易的啊。期望他今年能顺利金榜题名,成为五十五岁走进大学校门莘莘学子,并在花甲之年拿到大学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