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邦VS李宁:互联网+的平台思维和公司思维

(2015-08-25 08:36:31)
标签:

杂谈

在拥抱互联网上,美特斯邦威和李宁算是国内服装企业中的积极分子。

美特斯邦威2009年进驻淘宝商城,双十一取得近百万销售额。2009年末,筹备自营电商平台邦购网,走在国内前列。美邦敢于积极拥抱数字营销,将自己的广告植入彼时最热门的网络游戏劲舞团,开启游戏植入广告的先河。

美邦创始人周成建被圈内人称为“接受新事物的魄力在业内顶尖”。周成建带领美邦从服装界的“轻资产模式”转型到“中国版ZARA”,到开设百家体验店,通过“一店一故事,一城一文化”转型“O2O”,再到90亿转战“互联网 ”,构建“智造”产业供应链 O2O全渠道 互联网大数据云三大平台。

李宁的拥抱互联更早,2005年就开始做互联网社区,并且利用虚拟社区聚集了大量的粉丝--柠檬,这差不多算是国内企业最早的线上粉丝组织。2008年,李宁成立电子商务部,收编近千家淘宝C店卖家,统一CI、VI、统一进行推广。

李宁公司在经营的历程中亦敢于创新求变。从“轻资产模式”到“品牌重塑”,到“零售导向”再到“数字化生意平台”,李宁的战略由体育装备提供商向“互联网 运动生活体验”提供商转变。

在发展的历程上,这两家企业有颇多相似之处,都从轻资产模式起家,后期转型为一半自营一半加盟,在过去的几年都经历了发展多品牌失利,库存高企,业绩下滑,职业经理人离职的经营风波。2015年,这两家企业都开始转战互联网 ,但做法却各有不同。

美邦的互联网 :线下流量切入,打造开放的平台

在2015年4月,美邦20周年庆之际,美邦推出一个APP“有范”。据有范负责人表示“有范瞄准的是时尚行业中的细分领域——穿搭市场,有范试图帮助对穿衣配搭有疑惑却无法得到有效建议的消费者。”为作 PM的作者,也下载体验了一把,有范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众包内容的在线时尚杂志 电商平台,通过产品搭配知识引导用户购买。

每天有30万人次的消费者走进美邦4000余家实体店,而这些消费者中约有30%左右的最终成为顾客,还有70%因为各种原因流失。美邦转型“互联网 ”很看重实体店的既有流量。有范APP中,有100多个潮流品牌,上万个单品。美邦希望将实体店的消费者引流到线上,然后通过线上的配搭建议解决消费者的“选择困难症”。从自营品牌的邦购网,到O2O,到开放的平台的有范,美邦的互联网 越来越有野心。

李宁的互联网 :智能硬件切入,打造数字化生意

2015年8月8日,李宁25周年庆之际,李宁宣布其新战略由体育装备提供商向“互联网 运动生活体验”提供商转变。李宁公司创始李宁表示:“在互联网 的大格局下,产品的生产要从厂商出发转变为更加面向消费者。如李宁‘智能跑鞋’,通过APP和线上平台,可以将用户体验后提供的数据准确分析及时反馈给研发团队,线下10K与线上虚拟的路跑联赛相呼应,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产品体验和赛事体验。”

李宁的互联网 的切入点是智能硬件,其推出了智能足球、智能跑鞋、智能球拍等一系列智能硬件。李宁希望通过智能硬件将消费者连接起来,以消费者为中心打造数字化生意平台。举个例子:消费者购买了双鞋子,在下次到店前,基本找不到这名消费者,意味着消费者离店后二者的关系就基本解除。如果消费者购买了智能跑鞋,那么消费者会穿上这双鞋,和APP连接然后通过APP和跑友比赛、约跑,参加其它活动,这意味着消费者离开店,二者的关系开始重新建立。一旦和消费者建立起关系,就可以以消费者为中心重构产品需求。

美邦的有范,李宁的智能硬件,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和消费者建立起关系,让消费留在数字化的平台中。区别在于,有范通过配搭知识留住消费者,打造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时尚产品售卖平台;李宁互联网 通过智能硬件的互动留住消费者,打造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围绕运动生活的产品提供商。

从格局上看,美邦是两面市场商业模式的平台 生态系统思维,李宁是客户导向的公司 产品思维。美邦的目标是吸纳其它品牌入驻有范,打造众包内容制造和分销平台,更接近互联网的玩法,而李宁更像体育 互联网,将自身的业务进行数字化改造。转型互联网 是企业的资源重新组织和重新分配,需要重度的参与,全身心投入。互联网 对于传统企业,既是一个机遇,把握这个机会传统企业将迎来改善消费者关系全新契机,有机会正面对抗电商平台重塑自身商业模式;也是一个挑战,转型不慎将陷入自己挖掘的大坑中,反给竞争对手提供改良的思路和超越机会。

转型是一场试错,也是一场旷日时久的蜕变。祝福转型路上同行的你。

【共同探索传统零售的转型。作者公众号:mgsypl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