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致代理商的信

标签:
渠道代理商加盟零售马岗财经 |
马岗
节前,收到某品牌代理商的来信,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您好马老师!我是WB品牌的代理商。2012年,WB品牌在我省的各个代理商营业额都下降了10%-30%,现在阜、辽、黑、康、法等几个地区由于盈利原因和品牌公司的原因不做了。在订12年期货时,WB品牌公司有订货指标,如果订货金额不定到公司规定额时就不让录单订货,这时省区领导章总口头说先定着,提货时可执行80%,但13年1月,总公司开出从夏季起没提完期货金额的15%罚单,整个省区有几十个代理商需要交纳罚款,多则几十万,少则几万,而章总则调往他处,加上之前也没有书面上的承诺,代理商们无法细究。
近二年我经营的地区营业额下滑,省城的直营店新品上市就有活动,季末就打五折,网上卖还不到五折,实体店成为网购的试衣间,2012年我地区营业额也下降了19%,出货折扣下降四个点,房租人员等费用还在增加,现本店库存特别大,约有一万四千件,不采购新品也可以卖九个月,这次我罚了几万,这个生意还有未来吗,我该怎么办?
(注:品牌名、地名、人名均为化名)
无论您是企业主,或者是职业经理人,还是代理商同行,相信看完此信后,都会被信的内容带入思考。这不是个例,他是众多品牌代理商中间普通的一员,曾经,他热爱代理品牌,和品牌一起成长,并为之骄傲,如今,他对品牌又爱又恨,往日悉心经营的品牌,已经变的陌生,他迷茫了,下一步如何继续?
笔者也曾压过客户的指标,也有客户因为指标的原因离开了代理商体系。不可否认,订货指标本身并无可憎之处,适当的指标可以保证品牌在市场合理的占有率,同时能保证代理商拥有合理的利润和良性发展。但是,指标也容易变成KPI的一种手段,一旦无视市场环境和代理商经营情况,为了KPI而压指标,要么用库存把代理商往绝路上逼,或者干脆让代理商让出市场,腾出地盘,由品牌商自营,最终,这些都归罪与订货指标。无独有偶,在接到这封信之前的几天,笔者还接到另一个WB和MS品牌代理商朋友的电话,忧心忡忡地诉说着他对品牌代理的担忧和焦虑。代理商一方面面临着网购市场的冲击,另一方面还面临着品牌直营店对周边市场辐射的冲击,以及国际品牌渠道下沉的冲击,同时还要在订货指标上与品牌商斗智斗勇,与此同时,商场在二三线市场遍地开花,品牌商的管理能力和资本实力不断增强,去加盟化和削减渠道层级的条件在不断成熟,不少品牌商已然列出行动计划或悄然展开之,代理商群体危机四伏,如何突围呢?
http://s9/mw690/3e6428f3gd868aeb06a38&690
打好自己的牌
先来盘点一下代理商手头的资源。店是代理商自己签下来的,或者是自己购买的,销售团队是自己带出来的,市场是经营过程中培育出来的。零售的主体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商品,另一部分是商品的消费者,而代理商是把商品和消费者关联起来的桥梁,品牌商可以挟品牌之威以令渠道,这个前提是品牌有很强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同样,代理商(零售商)们也可以挟终端以令品牌,这个前提是零售商有着能左右消费者的渠道网络和销售能力。大多数情况下,品牌商和零售商,都没有绝对的优势,商品的销售既与品牌的知名度有关,又与店铺所在商圈的固有客流有关,还与销售和服务的能力有关。代理商要想不被淘汰,首先要打好自己的牌。
突围之路
方法一:整合零售资源。联合更多的市场资源掌控者,联合掌控市场,增加与品牌商对话的话语权,谋求更大的采购优惠和销售政策。这个可以从某个细分领域开始,如男装,皮鞋或者女鞋,也可以与不同地区的某品牌代理商强强联合。抱团携手,把个体与组织对话转变为组织与组织的对话。方法二:升级为品牌运营商。结合自己的零售运营经验,合理利用国内工厂的产能过剩或者各大品牌的尾货资源,或做买手型的品牌运营商,或做原创款品牌运营商。当然,您也可以与品牌商联营,成为品牌商的一部分。
突围,是整合零散资源,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以规模化竞争谋发展。突围,不仅要打好牌,还要有参与游戏规则的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