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摄影报的编辑在我的博客中留言说:“看到您的摄影作品《田野村姑》,想和您约稿。烦写一下您的拍摄经过即可,500字左右。”下面这段拙文便是遵嘱匆匆码的。这是今年6月16日的一件事儿。
许多风光照片,要比实景美一些,这应系艺术的概括与科技的含量所致。而有一些风景,则无法复制且远比照片生动,这该是原生态自然无限的生命力和我们却只能囿于摄影及其平面与静态的局限性。
有同仁看了这张题为《田野村姑》的照片后,曾感满意于画面色彩迷人、调子和谐与细节生动。其实,当时的真情实景,直使我觉得更为沁人心脾。
4月6日那天上午9时许,我们驱车离开呆了一昼夜的云南省石林县圭山乡大糯黑村行至村口时,村长与人迎了过来。在同仁下车去同村长一聊并作别时,我也寻机下车来朝处处葱绿的山乡瞭望。
山脚,蓝天白云与和煦的阳光下,那很大一片蔚为壮观的绿肥地里,正盛放着鲜艳的紫色花儿。其色彩,使我记起了还是在小时候娘让俺接触国画时其颜料里石青与石绿的那种混合色。此时,有两位妇女正在田间割着绿肥,俯身向绿劳作,色彩艳丽,田园诗歌一般。后来,只见还走过来了一个怀抱婴儿的小姑娘,把孩子送到其中的一个割绿肥的妇女面前,这个妇女马上甩开镰刀将孩子抱进怀里席地而坐,撩开衣襟,给幼儿在地头哺起乳来……
我把镜头推至长焦顶端,将此情此景看得十分真切。同时,快门亦一通乱按,响个不停,用RAW格式很快便把一个16G的卡中余下的空间给塞满了,应拍了足足一个多G吧,此照只是匆匆略微挑选了一下的其中的一张。
一度,每每想听听那状如贝多芬一般美妙的快门声音时,只能是就近去串串胡同或是又跑去798艺术区转悠,久而久之难免审美疲劳而感兴味索然。朋友,咱得抽身多去大自然的乡野间(非著名景区)跑跑,在那里没有照相机扎堆,一般有不会雷同的感觉与画面,我们要做的只是揿动一下子轻松的快门。陈亚军摄影撰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