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傻瓜的表现【5图】

(2008-08-03 07:16:06)
标签:

爱在中国行

休闲生活

室内摄影

相机试用

静物

娱乐

情感

旅游

杂谈

    朋友拿来一款傻瓜相机让我试试,于是朝着屋子四周按了这五下快门。室内较暗,画面暗部的噪点似多了一点。相信只要光线稍充足一些,它的表现会很棒。前卫人士说,“傻瓜机是摄影的正宗”。放在这里的杨小彦先生的《傻瓜机:对摄影的谋杀》一文,值得琢磨一番。(陈亚军摄影日记)

 

傻瓜的表现【5图】

 

傻瓜的表现【5图】

 

傻瓜的表现【5图】

 

傻瓜的表现【5图】

 

傻瓜的表现【5图】

 

傻瓜机:对摄影的谋杀?!
杨小彦

    我相信,傻瓜机的出现只是一种市场谋略,是为了让普通人能够像傻瓜那样去照相,让更多的人无须什么摄影知识就能够照出可以"看"的照片。而且,傻瓜机也极大地配合了彩色扩印店的市场扩张,使这些连锁店能够像雨后春笋那样蓬勃发展。彩色扩印连锁店的发展也就意味胶卷、相纸与药水的市场占有率空前提高,让柯达与富士这样的跨国公司占有更大的市场,获取更丰富的利润。结果是,在上述产品源源不断地涌向市场的情况下,照片开始像海洋似的淹没社会。人们对拥有照片已经越来越不在乎了,因为获得照片的方式就是傻瓜的方式,傻瓜的方式就是谁都会干的方式。从摄影机的技术发展中来看,我不知道傻瓜机应该属于第几代相机,反正不管是第几代相机,傻瓜机也很难获得"经典相机"的殊荣,除非相机厂商们有这个需要,做那么几部高级得令人瞠目的收藏品。但那与广泛占有市场是几乎没有关系的,那只是一种广告策略而已。于是,傻瓜机把几乎所有著名的相机生产厂商都卷了去,让尼康、佳能这样的公司也拼着命与奥林巴斯、美能达打得你死我活。

  很多时候,摄影家们对傻瓜机是不那么在乎的,因为这种过于大众化的机器并没有影响摄影领域的专业荣誉与专业标准。在这个领域,人们还只认那么几种名牌产品,还是有一系列的技术来维护他们的尊严,还是有自一八三九年以来的影像历史可以让他们感到自豪。摄影家们偶尔也会玩玩傻瓜机,但那只是玩玩而已,丝毫也没有影响他们对影像的信心。大凡正规场合,不拿部莱卡出来,也至少是尼康佳能这个档次的相机才行。市场占有归市场占有,影像还是那个影像。

  然而,历史总会和所有的标准开玩笑,因为历史从来就没有自身固定的准则,历史总是后人用他们的眼光来书写的。当中国摄影界正热衷于谈论"纪实摄影"、"新闻摄影"与"报道摄影"孰是孰非的时候,艺术领域的一些极端的前卫分子却明目张胆地提出:"摄影以傻瓜机为正宗!"说这话的人叫邱志杰,"傻瓜正宗"只是他一系列"正宗论"中的一句。说这话时,他也在拍照,不过,从他的影像来看,他似乎仍然怀念大相机在影棚拍照时所具有的那种专业感,全然没有傻瓜机的味道。

  然而,他们当中的不少人还真的拿起了傻瓜机,干起摄影的勾当来了。

  比较早的一个叫郑国谷,广东阳江人。这个地方能够冒出个像他那样的前卫艺术家,本来就令人不可思议,与那里的山水风光好像没有关系。几年前,曾经有人拿了几张他的"摄影作品"给我,希望能够帮着在专业刊物上发表。那作品完全是模仿婚纱照的样式,如果没有说明,无法与正式的婚纱照区别开来。拿来的人郑重声明,这不是婚纱照,而是"艺术品",原因是当中的人物,一个是艺术家本人,另一个女的并不是他的新娘。他们现在照婚纱照,实际上他们却不是夫妻,于是就具备了影像的颠覆性。我很有些为难,因为在视觉上找不出两者的区别,其中的颠覆性就无法让人解读。结果郑国谷的作品就没有得到发表。后来我才知道,这几张照片只是郑国谷一系列影像的开始。此后他一口气照了一大堆,照摄影家眼光来看,全都属于没有意义的图片垃圾,而且全都是用傻瓜机来拍照,居然有几百上千张之多。之后,他把这些图片拼成一大张,远远一看,像些奇异的"马赛克"。再之后,他的这些影像作品窜红起来了,居然出国,有了好价钱,美元达几位数之巨。当他已经很出了些时候的名,很有一些收入时,又决定洗手不干了。像这样一个拍拍照片然后出名然后又不再拍的傻瓜机操作者,他的出现和消失,影像界却几乎没有人知道。

  他就是这样跑到大街上,拍下一大堆无聊的照片,没有主题,没有构图,没有光线。一句话,没有特别的意思。然后,拼装成"作品",接着就去展览了。几百张完全没有特定主题的图片拼成一大张,再加以适当的"理论加工",就有非凡的意义,就能卖出好价钱来。我猜想,在展览会上,也许真的有人看到这些照片做成"作品",突然会看出意思来的,会发现这些作品其实是有主题,有构图,有光线。一句话,是有意思的,一点也不无聊。前卫分子们和制造概念的理论家告诉他们,这些作品的关键是有"观念"。

  这件事激发了不少前卫艺术家的想像力。一直在做录像作品的"大尾象工作组"成员陈邵雄,始终不能很好地生效。于是他也决定做摄影工作了。他跑到大街上,举着傻瓜机照相,然后把相片拿回家,小心地把照片前景的人物剪下来,然后拿着这剪下来的部分,重新回到原拍摄地,对着原来的景观,把剪下来的部分作为"前景"置放在镜头前,再照一张。他就按照这种方式一口气照了一大堆。展览的时候,一方面陈邵雄把这些照片连成一长条,围着展墙走了一个大圈;另一方面则把从最初的照片上剪下来的前景就像立体纸玩具一样,摆放在照片的前面,成了这些照片的"前景"。这样,陈邵雄成功了,他的"作品"开始被国外收藏。

  显然,说"傻瓜机是摄影的正宗"得到了认证。一时间,照片成了前卫艺术家工作的主要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