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这组照片时发现,迄今关于麦田的记忆有三。
最初的麦田印象,是小时候住在外婆外公的小镇老屋时,屋后不远处便有大片金黄色的麦田。依稀记得,在与小伙伴的玩耍中曾钻进麦田里扯野菜野葱果之类回家,外婆尊重外孙的劳动与兴趣,将其下锅,摆上餐桌。现在想来,那味道很甘美。
再就是上小学时,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为祖国节约粮食,到农民伯伯刚收割完麦子的地里帮助拾麦穗,然后上交。有顽皮的同学拾得太少,便去把割下来的麦子悄悄抓来几把以凑数完成任务。
第三次是在今年四月下旬造访位居中国魅力古镇首位的和顺。在结束日程安排后,我与一个爱好摄影的同仁,一头扎进了小镇西头的麦田。阳光下,通过相机的镜头观看,那麦穗的光芒,很是动人。
描写麦穗的中文,表现割麦的西画,以及“麦田怪圈”的地球之谜,有不少且很吸引人。早些年,有过“乡巴佬进城”的讥讽,其实如今城里人下乡,亦颇多新鲜。郊区“农家乐”餐馆的城里食客,绝对不亚于京城市中心的王府井大饭店。在城里的各个公园里,从来就没有麦子,于是使人彻底远离了经常果腹却十分陌生的新鲜原生态。
终于理解了,为何许多城里人甘愿被痛宰,乐意吃大苦,也要趁五一、十一“黄金周”豁出去游山观水,返朴归真,体会新鲜。
没有新鲜感,甚至常常使人无法按下快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