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在若羽先生的博客上,读到了下面这篇给我以鼓励的文章。
读罢先生此文,我想到,这亦凸显出了博客目前为何在中国大行其道的一个侧影。何故?拿博友我心飞扬的话说吧,他平时每日里都在单位爬格子,几年下来从未从“窝里斗”的上司和同事的口里得到过一个“好”字。而许多素昧平生的博友与学者,这以来,却给了他的文章以十分中肯的评价与肯定。他说,他很开心。飞扬这番话,让我在心中玩味了好一阵子。
是啊,在这虚拟世界,博友间真诚面对,难能可贵!
我把若羽先生这篇“从善如流”的文章放在这里,是为记,却有如题头照片上这个在自家屋前张帖画儿的图虚荣的男人。我不想文过饰非,我感谢若羽先生给了我这一份满足。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说:“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坏事情。”据悉,虚荣心在心理研究上视为情绪,人人有之,多寡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被认为是励志的东西,在本质上是进一步培养人的虚荣心,比如“衣锦还乡”、“无颜见江东父老”等。虚荣心与焦虑相关联,一定量的虚荣心和焦虑可以刺激人对生活的追求,并想把事儿干好。
无疑,一个人要想有脸面,必须先成就事情,通过他的作为而获得人们的褒扬。虚荣心与自卑感,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已有一定社会地位与成就的人,并不说明他的虚荣心与自卑感就会因此而消失,只不过会隐藏得更巧妙一些罢了。何况我辈。
从这个角度,我要感谢若羽先生的却是一份要我长进的刺激。(2006.12.12)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我拜读博友们大作的时间。虽说圈子不大,视野窄小,但于我发现的博客里,不乏纯金白钻,陈亚军就是一位!
看他的博客,如同随他一起步入深山老林,在苗族的寨子里狂饮米酒;随他一起飞往海外,看光怪陆离又新鲜奇特的异域风光;随他一起用第三只眼眼,看世界的风云变幻,花开花落……
近日读他的《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我震撼了!
从来不知道贵州还有这么一个原始的部落;从来没听说过苗族也是中原民族的后裔,且是在原始的大战中战败的蚩尤的第三子所率的一个分支;从来不知道,贵州的岜沙原来是日本人的根系所在!
读罢,仿佛回到那场血肉横飞的原始古战场,黄帝与蚩尤大战数月,败迹的蚩尤部落竟能在极其原始的条件下横行千里,来到云贵高原这片神秘的地方;仿佛耳边响起了古朴的原始音乐;仿佛看到了身手不凡的勇士们满载而归;仿佛看到了那秦代发型汉时装……
现实与历史的镜头,在不断地切换,让人不知身处天上,还是人间!
独到的视角,精堪的技艺,流畅的文字,深遂的思考……
一切一切,无以复加地历史与现实,无间地融合!
还不快去看看?(2006-12-12 22:28:2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