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第一行字
──《南非,钻石导演传奇》之一
■陈亚军
(此文配照片3张)

我发现在这本厚厚的有世界各国的一些政要与名流等签字的簿子上,还没有出自中国人的手迹。应威舍尔先生的要求,我在这上面写下了作为中国人的第一行字。(上面是威舍尔先生递给我的一杯橙汁,先行拍照然后喝掉。)
对神秘、遥远的南非,以往知之不多,除了图图大主教、曼德拉总统等以外,就只剩下那比黄金还要昂贵得多的关于南非钻石的大脑储存了。
在非洲最南端的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钻石,无疑是一大采访主题。
于是,记者来到了世界“钻石之都”金伯利市。该市是北开普省的首府,南非最大的钻石矿就坐落在它的近郊,这个钻石矿区属于名闻遐迩的南非德比尔斯钻石公司所拥有。此前,我造访了该公司的旧址和钻石博物馆。
南非是当今世界著名的钻石产地,钻石储量占世界的24%,天然钻石产量约占世界的一半。钻石,不仅改变了南非的历史,而且是南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南非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上。
在这里,该矿公共关系部的凯瑞·威舍尔先生热情接待并照应了我的采访。这位62岁的比利时人,18岁时来到这儿工作,迄今已干了44年。他还安排人员引领记者下到一口正在生产的845米深的钻石矿井,在745米深的采掘面察看和拍照。
临道别时,我应威舍尔先生的要求,在一本厚厚的来访者登记簿上签名和留言。我发现,在这本有世界各国的一些政要与名流等签字的簿子上,还没有出自中国人的手迹。于是,我在这上面写下了作为中国人的第一行字:
“在这里,了解了钻石,认识了南非。”
公共关系部的凯瑞·威舍尔先生热情接待并照应了我的采访。这位62岁的比利时人,在18岁时来到这里工作,迄今已干了44年。他还安排人员引领我下到一口正在生产的845米深的钻石矿井,在745米深的采掘面察看和拍照。
“在这里,了解了钻石,认识了南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