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浪图片《光影周刊》第四期,入选的一批纪实摄影作品,给我以新风扑面。这里,恕不一一枚举,请各位一睹其丰富与精彩。
我们的摄影理念、视角与镜头,理应更多的直面现实的经济、社会生活,这样才能使所按下的快门,有更多的价值体现。而不至于使照片仅沦为自我陶醉的境遇,或者只是一种“美丽的垃圾”,让人产生视觉疲劳。
记得诗人裴多菲有这样的诗句:如果你的琵琶,只能为自己而歌唱,那么这个世界不需要你,会把你连同你的琵琶,一起扔掉。我想,我们应该用手中的照相机,多拍摄出反映社会现象,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的东西来。惟此,才能提升摄影作品的“含金量”。
同时,这些纪实性摄影作品的平民化视角,我十分欣赏。这体现了镜头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无疑是应该提倡的。(2006.04.15)
走进《光影周刊》第三期,感觉更为强烈了。
首先,是其选材的多元化。题材与体裁的多角度、多侧面的表现手段,使其入选作品更显丰富多彩。
同时,本期推出的“封面人物”与“精品赏析”较为丰满厚重,颇具典型性。
用稿量之多,亦是本期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此外,封面的创意和视觉效果尤佳,冲击力强,能登大雅之堂。(2006.04.0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