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源大道歌》白话注解(二)

(2006-12-08 18:29:01)
    专气致柔神久留,往往真息自悠悠。

    老子《道德经》第十章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呼?”专气:就是专心一志在气上面做功夫。

    致柔:就是功夫柔和到了极处,没有丝毫刚强急迫的样子。果能如此,神就可以久留于身中,而不向外驰。神不外驰气自定,气定之后,真息自有发动之时。

    悠悠二字,是形容真息的样子,深长而久远,和缓而幽闲。

    绵绵迤逦归元命,不汲灵泉常自流。

    绵绵:微细不绝之意。  迤逦:旁行连延之意。

    元命即人身生命根源。

    这句是形容真息在身内行动的状态。虽说四肢百骸无处不到,然自有他的归根复命之处。

    灵泉:在后文又叫作神水。地面上泉水总是往下流,不会往上流。人要用水,非拿器物汲取不可。人身上的灵泉,却无须汲取,自然会在身中周流循环。真息所到之处,即是灵泉所到之处。因为津能化气,气能化津,充满一身,所以有如此妙用。

    三万六千为大功,阴阳节候在其中。

    今历法一昼夜共九十六刻,古历法一昼夜共百刻。张紫阳《金丹四百字·序》上说:“夫一年十有二月,一月三十日,一日百刻,一月总计三千刻,十月总计三万刻。行、住、坐、卧,绵绵若存。胎气既凝,婴儿显相。玄珠成象,太乙含真。三万刻之中,可以夺天上三万年之数,何也?一刻之功夫,自有一年之节候。所以三万刻能夺三万年之数也。故一年十二月,总有三万六千之数。虽愚昧小人,行之立跻圣地。奈何百姓日用而不知?”此段文章说得很明白,可以作此处注解。曹文逸是宋徽宗宣和年间人,在民国纪元前约七百九十年。张紫阳是宋神宗熙宁年间人,在民国纪元前约八百四十年。两人前后距离不过五十年,所以他们的论调颇有几分相近。

    蒸融关脉变筋骨,处处光明无不通。

    此二句是说功夫的效验。

    蒸是蒸发,融是融化,关是关节,脉是血脉,变是变换。先蒸发而后方能融化。常常融化,不要让他坚硬,而后方能慢慢地变换。这个功夫,变叫做金丹换骨。

    处处光明:即是孙不二女丹诗中所说:“元神来往处,万窍发光明”的意思。

    无不通:即是周身全部通畅,没有一处闭塞。

    三彭走出阴尸宅,万国来朝赤帝宫。

    三彭:即是三尸。道书常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令人愚痴没有智慧。中尸名彭质,在人胸中,令人烦恼不能清静。下尸名彭矫,在人腹中,令人贪饮食男女之欲。或名三尸神,又名三尸虫。《太清中黄真经》上有两句:“可惜玄宫十二楼,哪知反作三虫宅。”这个意思,就是说吾人洁净美好的身体,被许多三尸虫盘据在里面,弄得秽恶不堪,是很可惜的。道家斩三尸法子,有用符咒的,有守庚申的,有服丹药的,都不算彻底解决。此处用内炼功夫,运元和之气,充满脏腑。蒸融关脉,变换筋骨,逼令三尸无处藏身,非抛弃他们的老窠子逃走不可。坏东西一去,好东西就来了。

    万国来朝:比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精、气、神都聚会在绛宫一处,绛宫属于心的部位。心属火,其色赤,医学称为君主之官,所以叫做赤帝宫。

    借问真人何处来?从前元只在灵台。

    真人:即是真我。吾人肉体有生有死,不能算是真我,只可以叫作假我。除掉有形质的肉体,尚剩下那个无形质的念头,是否可以叫作真我?然而也不是真我。因为那个念头也是忽起忽灭,不能由自己做主的。再除掉忽起忽灭的念头,另外寻出一个无生、无死、万劫长存的实体,这个方是真我,又名真人。这个真人,从前未曾见过面,此刻第一次认识他。究竟他由何处而来呢?其实他从前就住在我们灵台之中,未尝瞬息离开,并非由外面进来的。

    昔年云雾深遮蔽,今日相逢道眼开。

    因为历年以来,被云雾遮蔽,把真人的面目隐藏。虽说他从前就住在灵台之中,我们却认识不出。今日功夫做到相当的程度,道眼遂开。道眼既开,如拨云雾而见青天,真人因此露面。

    云雾二字,比喻我们的七情六欲、妄想杂念。

    此非一朝与一夕,是我本真不是术。

    这个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做得成,须要经过若干岁月。并且不是用什么取巧的法术、讨什么意外的便宜、仅此寻得吾人本来真面目而已。

    岁寒坚确如金石,战退阴魔加慧力。

    《论语》上有一句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岁寒,是每年天气最寒冷的时候。雕:是树木落叶子。松柏后雕:是说别种树木到这个时候都已枯槁零落,独有松柏仍旧青翠不雕塑。比喻修道的人有坚忍的力量,可以耐得困苦,受得磨折,而不至于改变初心。

    确字同坚字一样解释。松柏不雕,已经称得起坚确。金石比松柏更要坚确,所以此处拿金石比喻修道人的志气。

    有金石般的志气,自然能够战退阴魔。阴魔既已去尽,慧力即同时增加。

    慧是智慧,力是毅力。只有智慧,而无毅力,虽可以见道,而不能成道。只有毅力,而无智慧,又恐怕认不清大道,误入旁门。必须智慧与毅力二者俱足,方免遗憾。

    皆由虚淡复精专,便是华胥清净国。

    心中没有妄想和欲念,就是虚。

    不染一切嗜好并恶习,就是淡。

    仔细研究、彻底明白,就是精。

    信受奉行,始终如一,就是专。

    《列子》书上说:“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其民无嗜欲。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其实是一种寓言,等于今人所谓乌托邦之类,人们心中果能十分清净,也同到了华胥国一样。

    初将何事立根基?到无为处无不为。

    世间无论做什么事,起初总要立一个根基,以后方能有所成就。修道是大事业,更要把根基立稳,方能步步前进。等到功夫纯熟,程度高深,自然显得头头是道。表面上很像无所作为,实际上已是精全、气全、神全,没有丝毫缺陷。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矣。”又,第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此篇“到无为处无不为”句,也是根据老子的意思。

    念中境象须除拨,梦时精神牢执持。

    这两句就是立根基的办法。吾人当静坐的时候,须要把心中杂念打扫干净。等到坐功纯熟之后,杂念可以完全消灭。然后在睡梦之中,也不忘记修道之事,也同平常静坐的时候一样,自己很有主宰。

    不动不静为大要,不方不圆为至道。

    功夫偏于动,嫌太浮躁。功夫偏于静,嫌太枯寂。性情偏于方,嫌太板滞。性情偏于圆,嫌太巧滑。能不落于两边,而得其中和,才是大道。

    元和内运即成真,呼吸外求终未了。

    吾人果能在身内运用元始中和之气,流行不息,就可以成道。

    倘若在外面呼吸上永久执着,不肯放松,到底未有了脱之日。

    元气不住神不安,蠹木无根枝叶干。

    元气:即是上文所说元始中和之气。

    不住:即是不能长住于身内,而向外面发泄。发泄太多,身体里面的元气渐渐亏损。元神因为没有元气来培养,遂不能在身中安居,而要逃亡。譬如树木被蠹虫所蚀,根本受伤,枝叶自然就干枯。人身中元气,被七情六欲、饥饱寒暑、劳心苦力所伤,身体自然也不能长久。

    休论涕唾与精血,达本穷源总一般。

    鼻中生出的流质叫作涕,口中生出的流质叫作唾,心中生出的流质叫作血,外肾生出的流质叫作精。虽有四种名称不同,但是这些东西本源却是一样。

    达本:是看透他们的根本。

    穷源:是追究他们的来源。

    此物何曾有定位?随时变化因心意。

    人身上各种流质,不是分疆划界,固定在一处而不许移动的,都是临时因外界的感触和内心的激刺而后生的。

    在体感热即为汗,在眼感悲即为泪。

    皮肤里面的流质,外感于外面天气温度太高,就变化为汗,从毛孔中出来。

    眼睛里面的流质,内感于情意过分悲哀,就变化为泪,从泪腺中出来。

    在肾感念即为精,在鼻感风即为涕。

    外肾里面的流质,内感于心中淫欲之念,就变化为精,从尿管中出来。

    鼻黏膜里面的流质,外感于空气寒冷之风,就变化为涕,从鼻孔中出来。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