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B线操纵特特技模型飞机的制作及试飞
一.机翼的制作
P2-B线操纵特技模型飞机的机翼是用上下两根梁与前缘后缘组装起来的。在制作中,首先要按照图纸中给出的翼型大小,在金属板或者胶合板、木板等合适的材料上,清晰地画出翼型形状,然后用刀具切下。在其上用针或大头针在切好的其两端向内2~3厘米处打孔,这就是翼型模板。之后,取14块(左右各7块)薄轻木板,用已做好的翼型模板放在轻木板上,用针或大头针将其固定。然后将它们切成翼型形状,可先用刀具切削,其后用砂纸打磨光滑。将翼肋切削完之后,在没有拆散之前,仔细检查确认这些翼肋上下左右都没有错误。在保证翼肋足够强度的情况下,制作翼肋应尽量选用较轻的材料,还可以挖一些减重孔。把这些翼肋拆开之后,可用砂纸再对每一个翼肋进行打磨。
待翼肋制作完成后,按图纸精确地画出该机翼的1:1图纸。然后按已画出的图纸对机翼惊醒组装粘合,可选用白胶作粘合剂。此外,为防止翼肋粘合是左右摇摆,可用大头针对其进行固定。根据图纸,要对机翼最中间两块翼肋进行蒙板。蒙板的材料可以用一毫米厚的轻木板。切记用横向木纹的轻木板,在粘合时不能使木板左右扭曲。为方便蒙板,可先用水将其浸湿,然后将浸湿后的木板用橡皮筋捆绑在一合适的圆柱体上。待其凉干后,木板自然均匀弯曲。蒙板完之后,可对其进行适当的打磨。
在机翼主体结构制作完之后,在机翼的两端装上翼尖。翼尖的具体形状可参照图纸。随后在机翼的左侧装上穿操纵线的粗铁丝,它的形状也可参照图纸。制作机翼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对机翼进行配重。配重位置在右侧翼尖的前部。配重重量约为15克。这样P2-B的机翼就制作完成了。
二.机身及尾翼的制作
P2-B的机身先用10×10毫米的粗木条,在其后端用刀具削成流线型。削好的标准以能使制作好的翼肋通过。然后在木条未切削的一面用白胶粘上2毫米厚的木板。接着制作两块打有上下对称的12×10毫米的长方孔。使其恰好能使刚制作完的木条从两孔中穿过。随后绘制一张1:1的机身图纸,按图纸进行组装粘合。粘合方法与机翼的制作相类似。机身两侧可用1毫米厚的轻木板粘和。注意粘合前两块轻木板上切割出翼肋的形状。切割必须仔细,大小必须左右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使组装时机身与机翼达到垂直。机身的下侧打孔,安装螺丝,打完后制作三角摇。臂三摇臂的尺寸按图纸中给出的做,其材料可用铝片或胶合板。完成后,将其装在螺丝上。这样P2-B的机身就完成了。
做完机身后,就要制作P2-B的尾翼了。尾翼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水平尾翼,一是垂直尾翼。在制作中垂直尾翼的制作相比较更为简单,只要按图纸中给出的尺寸制作就可以了,而其水平尾翼较为复杂。水平尾翼是由两部分拼接而成。先按图纸画出1:1图纸,然后用3×5的木条按所绘制的图纸拼接。它的两部分都可按这种方法制作粘合。待制作完之后,可用粗线绕8字的方法连接(左右个两处)。水平尾翼的后半部中间处粘上一三角形小木板,起到加强结构强度的作用。同时在小木板上打一小孔,用螺丝固定三角摇臂的另一部分。装完后可用铁丝将三角摇臂的两部分连接起来,作为操纵杆。这样P2-B的尾翼就算完成了。
三.蒙纸及组装
在机翼、机身、水平尾翼都制作完之后,就要把它们装配在一起。装配这个组合体必须要保证绝对正确。机身与水平尾翼和机翼一定要保持垂直。起落架可以用粗铁丝自制,机轮可以选购。同样油箱、螺旋桨和手柄既可自制也可以选购。以上个部件的组装必须严格按照图纸。
四.试飞
在外场飞行训练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初学者只顾看模型的飞行姿态,很难有精力观察周围和空中情况,最好选择那些人员少、地面比较平坦的开阔地等。如业余时间学校的操场、体育场、没有通车的路边等。也可事先将飞行场地圈起来、立上杆,这样观众就不会进入飞行区了。给操纵者带来的精神压力也减少了。起飞练习:发动机起动着后,操纵者在飞行区内持手柄做推、拉杆动作检查操纵线有没有挂错?手柄有没有拿反?如果手柄拿反了起飞时一拉杆模型就会”拿大顶”。助手在接到可以起飞的信号放飞时不要推助模型和抬起尾翼,操纵者不要急于拉杆起飞,此时模型没有速度、拉杆会造成起飞失败。让模型平稳地滑行3—5米使它有一定的起飞速度,模型在滑跑过程中操纵者应稳住杆,很柔和地拉杆模型便会离地起飞了,此时应稳住操纵杆保持模型上升3—4米的飞行高度平飞,眼看模型飞行姿态、耳听发动机的工作声音,手握操纵手柄感觉模型的外拉力如何?操纵系统是否灵活?发动机工作是否正常等,如果这些情况都很正常,可以微拉操纵杆使模型上升,逐渐高飞,但最高点不要超过70度(操纵者与地面夹角),如果太高了易受风的影响模型飞过头顶会造成找不到飞机的现象而引起惊慌和紧张,因此要保持平稳的飞行,待熟练后可进行波状飞行。波状飞行:此科目应选择在无风或风较小的天气下进行。将模型拉起到5米左右的高度平飞。在动作区域内开始慢慢拉杆使模型上升到50度仰角线开始推杆,此时模型正好在迎风区内,保持平飞,这样反复几次达到熟练程度就可以进行较剧烈的波状飞行练习。此时对初学者来讲最难掌握的、最难操纵的就是给杆量和动作的不协调、不及时,当看到模型抬头了,才开始推杆,看到模型低头了又开始拉杆,总是在很紧张的动作之中,造成越修越难修,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模型触地。解决的办法:眼快、手快、反应快,正常保持平飞,发现模型有抬头趋势时进行微微推杆,这种操纵应用很小的动作进行,也可以用手臂操纵法进行:就是利用手臂的上下位移达到推杆和拉杆的操纵动作。经过几轮的试飞,这个简单的动作就会熟练了,也能掌握模型在上风区和下风区的变化。着陆动作:练习着陆动作就比较简单了,发动机停车后将模型保持平飞状态,此时因模型的速度降低了升力也会降低,模型会自然下滑,当模型机轮快要接地时微微拉点杆模型就会平稳接地滑跑着陆了。操纵者如能达到上述水平就可以参加学校或体育比赛的航模表演了。通过这样的练习提高了操纵着的自信心和成功率,减少了器材的消耗,节省了开支,也为航模小组树立了信心,为下一步系统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