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简单而有效的(双均线)交易模型对比与分析之二
(2014-08-25 15:51:42)
标签:
转载 |
分类: 股票 |
注:上面的统计数据,均是按照买卖操作一个来回总的交易成本为1.1%进行扣除之后的结果。买卖条件是用大家最常用的5,10,20,60,120,250日均线为核心,都是以一个短期的均线上穿(下穿)一个长期均线作为买卖条件的。从最短期的3日均线上穿(或是下穿)5日均线,到最长期的250均线上穿(下穿)500日均线,进行了各种搭配组合,构成了多种买卖条件以供分析。举例:3日均线上穿(下穿)120均线买入(卖出),就是指在3日均线从下方上穿120均线时买入,在3日均线从上方下穿120均线时卖出。一对买卖交易信号就构成了一次交易。虽然统计共有7个大项,但是,投资者首先最关心的无疑是总收益的高低。所以,就将总收益率做降序排列以便分析。可以看出,总收益最高的前6名均是在900%以上,分别是以20均线和60日均线作为长期均线的组合。短期均线分别是以1日,3日,5日和10日构成,短期均线之间的差距是较大的。总收益排在第6名之后的是连续3个以120日半年线作为长期均线的组合。而以250年线和更长期的500日均线的组合,总收益明显处于殿后的地位。显然在参数设置上是不符合上证综指的运行规律的。这就说明此种两均线交叉的买卖模型,对于长期均线的设置更为重要,最大不要超过120日均线左右为好,短期均线的设置要相对宽松一些,但是,最大也就在10日左右为好。
下面对总收益排在前10位的组合的各项指标进行一个统计分析:
总收益平均为935%;
22年的交易次数平均为94.6,平均每年交易4.3次,大约2.8个月才交易一次。
每笔收益平均为13%;
盈利概率平均为31%;
最大单笔盈利平均为625%;
最大单笔亏损平均为-16%;
再重点对总收益前三位的组合分析一下,可以看出总收益前3名均由长期均线为60日均线的组合所占据。这和上面计算的大约3个月左右一次的平均交易频率也是较为吻合的,这就说明,要想取得最佳的盈利,操作是绝对不能过于频繁的。
而前十名的单笔最大亏损集中在-16.2~-17.2%的狭小区间。这个波动幅度不算太大,但也不是最小的。说明要想达到较佳的收益,是必须要承受适当的波动幅度的。而很多人都希望即可以获得很高的收益,又期望具有很小波动的观点,在看到今天的文章之后,就应该知道那种理想的操作模式是不存在的。当然,要是首先期望要具有较小的波动幅度,那么,3日上穿(下穿)20日均线和5日上穿(下穿)120均线的组合,可以算的上是最佳选择了,两种模式在22年里最大的单笔亏损分别仅为-9.8%和-10.8%,但是,总收益也分别高达903%和885.7%,位列总收益排名的第6位和第8位。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总盈利前10名的盈利概率平均仅为31%。这说明用盈利概率的高低来做为评价标准是极不科学的,因为,从表中可以看出,长期来说所有的交易模式的盈利概率都是远低于50%的。在总收益前10名中,盈利概率最高的也仅有35.5%而已,而位于总收益第2名组合的盈利概率更是低到了23.8%的水平!
这就告诉我们,在股市交易中,你要是操作3,4次却仅盈利一次,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状态(当然,前提是你要在大机会到来时也要能抓得住才行)。而且,由于这里统计的是牛市和熊市不断交替状态下的平均值,所以,在环境不好的熊市中,盈利概率应该是会更低的(估计主要范围可能会在15%~30%左右)。
任何一种有效的交易模式,长期来看都是仅依靠极少数的交易来获得丰厚回报的。事后来看的很多亏损的交易,就是为了防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错过难得的大行情,同时,又要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也要使资产不陷入较大风险所必须要做的。从上面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显然是存在着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把握住大行情的机会,又能在任何情况下规避掉大的风险的交易模型的。而且,在操作上也是极其简单的。
有趣的是,位列总收益第6位和第7位的分别为903%和902.9%,总收益基本上完全相同。一个是3日均线和20日均线的组合,一个是3日均线和120日均线的组合。但是,实际操作的话,却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将是待续文章将要讲述的内容。关于交易模式的系列文章,是完全依赖纯粹的市场走势为依据,所形成的近乎机械似的交易模式。这也是追求大道至简原则的产物。说它很简单,是因为不考虑任何其他消息面,基本面的影响,只需要盯着两条均线即可。但是,要想真正做好,还需要明白更多关于交易模型方面的其他问题才行。因为,只有对交易模式有了极其深刻的理解,并且始终怀有坚定的信念,才可能长期不懈的坚持下去。将简单的事情,能够毫不动摇的一直坚持下去,那么,相信距离伟大也就不会太远了。
有些网友不明白在上面《简单而有效的交易模式之一》中为什么都没有一种交易模式会超越大盘的收益,我在这里解释一下: 首先说明一下,由于是不经过任何优化的机械式交易模式,所以,即使总体收益跑不赢大盘也是很正常的。就像是你操作一只股票,该股最大涨幅达到2倍,但是,要是你能获得一半的收益,就是极为难得的了,道理是一样的。其次,那篇文章是用每次只投入固定10万元的,将上证综指看做是一只股票进行单利计算的,要是按照投资者不会将盈利取出,继续投入股市的复利方式计算的,用复利计算是要高出很多的。比如本文中5日均线上穿(下穿)120均线买入(卖出)的交易模式,22年单利是885%的总收益,但是,复利就达到了40倍以上。而且,这个模式仅是排在总第收益第8位,那么,要是再高一些收益的模式也用复利计算,相信上百倍也是很正常的。就以第3笔交易是用大约823534.49元在924.67点买入,由于是将上证指数看成是股票,上证指数点近千元的价格,相对于实际交易中的过价格,显然是过高了,由于根据交易规则,最低也要买入100股,那么,最多就只能买入823534.49/924.67≈800股(取整),剩余的闲置资金就高达93799元,而要是实际的股票,可能会是缩小100倍左右,就以9.24元计算,那样823534/9.24≈89000(取整),实际的剩余资金就仅为1177元。可见,要是长期累积下来,由于资金使用率明显不足,差异将是很大的,每笔就以初始资金5%的低水平计算,40倍收益就是20万,就是初始资金的2倍。之所以这样计算,都是遵循谨慎性原则来考虑的。
而且,都是这仅针对大盘而言的,要是针对个股,必然波动要更大,当然,收益也会更高的。还有一点,有人说是不是可以更好的优化一下呢?我的答案是当然可以,但是,在实际执行方面就更不现实了,因为,要是技术水平较低的投资者,优化的结果十有八九还不如不优化,而水平达到较高层次的投资者,基本上是不可能采取这个非常死板的交易模式的。那种模式是不需要投资者去做任何主观判断,只需要严格按照两条均线的上穿和下穿机械的执行即可,此种最大限度避免人性弱点的操作方法,对于自身不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但具备超人执行力的投资者却是极其适合的。要是简单的按照前一篇文章和此文计算的,单利和复利大约相差4.5倍左右来计算,那么,在前一篇文章中。就连明显设置有问题的,总收益最低的500均线交易模式来操作,都是有34%的单利计算的正收益的,按照实际的复利操作方式,相信至少有1.5倍左右收益的。
通过大量的分析统计,相信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长期来看,只要是大趋势向上的股市,赚不到钱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主要还是由于自己没有掌握股市的运行规律,或是无法按照正确的方式来执行罢了!所以,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有那些时间,还是好好需找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可能更有意义,大家都是面对同样的一个市场,只有懂得深刻反省的人,才是有希望的。总收益要想最高,就是平均一年仅能进行1.65次的操作,不过,要是以如此之低的中线操作的频率,来要求短线投资者是不现实的,但是,道理却是相同的,对于绝大多数短线投资者来说,要是隔三差五的都在操作,那么,想要有较好的结果,这无疑与痴人说梦了。因为,较为确定的机会永远是比较少的。懂得顺势而为,适时的空仓,这在大盘环境不佳的漫长熊市中,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不过,在现实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投资者应该是较少的,因为,一般投资者往往目光短浅,对于短期的利益得失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缺乏长期,系统化的,站在全局思考的智慧和魄力。在正常的较多次失误之后,就很容易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和应有的信心,从而在重大机会到来前,自己就很可能被恐惧心理所笼罩,从而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在中大机会到来时错失良机。由于几乎所有有效的交易模式的主要盈利,都是由极少数的重大盈利机会所贡献的,那么,一旦投资者的心理防线被击溃了,不能坚定自己的信念,继续实行一整套完整的系统交易,自然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了。从上面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到从2001年3月14日~2003年7月11日期间,此种交易模式居然连续出现了9次亏损,亏损幅度简单累加为28.6%!试想一下,有多少人在此种情况下,还可以坚信认为该种交易模式是有效的,并且继续严格执行下去呢?我相信要是没有看到过我关于交易模型分析的文章之前,那么,应该很少有人可以做到的。因为,没有长期对股市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科学的统计分析,是不可能有超强自信来坚守的!但是,就在一般人可能崩溃之际,第10次的交易就以盈利4.32倍的辉煌结局,一举扭转2年多的不利局面!相信大家都清楚了,那就是因为大盘从998点2年多暴涨到6124点所致。所以,只要懂得物极必反和轮回的道理,就不会在重大抉择上去犯低级错误了。之所以选择此种交易模式来讲解,主要还是因为复利每次都要计算最大可买入数量和剩余资金,再将盈亏进行累加,需要手工一笔笔进行,比较麻烦的。太多的交易次数会消耗我过多的时间,因此,我就在总收益前10名当中选择总交易次数最少的模式了。绝不是有意选择了一个连续失败9次的极端例子,我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都计算一遍。造成绝大多数人无法坚持一个固有模式的主要原因,除了投资者克服不了时常各种所谓机会的诱惑以外,就在于投资者没有对历史规律做过大量统计,对股市通常的运行规律缺乏深刻的理解,自然就对某种交易模式是否有效,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坚持没有底气了。大家往往是动手的时间过多,而动脑分析,冷静思考问题的时间太少。
要是投资者始终立足于很短期的角度来考量,那么,你很可能炒一辈子股票,都将以失败而告终。因为,从一开始悲剧就已经注定了。所以,对于一般的趋势投资者来说,立足长远,看长做短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若是投资理念不正确,那么,不管你用什么具体的操作方法,都将是于事无补的。即使学习了再多的技术分析技巧,也注定只能是雕虫小技而已。正确的投资理念和操作策略应该是:不管你是趋势投资还是价值投资,也不管你的超短线,还是波段操作。都应该将投资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甚至是终生的事业来看待,在具体操作方面可以很短期,但是,评价体系应该是用很长时间的跨度来衡量才行。要不然,大众为什么喜欢以巴菲特和索罗斯来作为投资界的标杆呢?其实就是因为他们都是经历了至少30,50年各种狂风暴雨的洗礼所致,也唯有这样才具有最好的说服力。也就是说,你就算是在几年内收益超越他们好多倍,也不能说明你比他们更伟大,因为,对于投资而言3年,5年,甚至十年的时间都显得太短暂了,是无法作为科学评价的依据的。要知道一个牛熊市的轮回可能就需要7,8年的时间。
在大量的统计分析基础之上,确定自己的交易模型和严格的纪律,进行适合自己的量化投资将是大势所趋。而仅仅凭借自己的感觉来炒股,将变得越来越不靠谱和难以适应日趋复杂的投资环境。其实,有太多十分有效,而且,在操作方面又很简单的交易方式可供选择。但是,大众往往由于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或是对盈利的目标抱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预期,自然就会不自觉地选择了一条,只要稍加分析就会发现是注定要失败的道路。而可悲的是,有太多的人即使是付出一生的代价,也是无法彻底醒悟和纠正的。一个有较强分辨能力的人,是不需要凡事都要去进行尝试,直到被撞得头破血流之后才会相信的。因为,很多的真理是可以在历史数据和科学的统计分析面前就提前展现出来的。炒股是需要超乎常人的大智慧和多种优异品格来支撑的,要是能够透彻理解了关于交易模型分析的这两篇文章,并且切实作为投资最为重要的指导原则,那么,相信至少是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的。我很希望对此种交易模式有兴趣和时间的朋友,可以更多的计算出其他的模式的复利收益率,或许是有其他的股票软件的交易测试平台可以做到吧?当然,要是可以用编程来执行这样的分析统计就更好了,有这方面特长的朋友,希望可以联系我,大家共同进行探讨。
加注:
60日均线特别重要
1、60日均线开始拐头向上之后,以做多为主,没有明确的大级别顶部结构及信号不要做空;
2、60日均线开始拐头向下之后,以做空为主,没有明确的大级别底部结构及信号不要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