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名星的故事3》

(2018-11-30 10:18:06)
标签:

历史

教育

收藏

娱乐

图片

《我与名星的故事3》

 算起来.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应该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小高潮时期;还时我还未满三十,正是人生最踌躇满志的时候。记得那个时期. 我三天二头飞上海. 北京. 大连. 青岛. 广州.用今天话讲:我算得上是一位成功人士了。记得当时张国立还在家里调侃儿说:“小国还真是忙人. 整天都天南地北的飞. 呵呵. 比我挣的钱还多。”不过. 只要不是时间太紧,我其实更愿意选择乘坐火车,因为家里都都是干铁路的,从小在铁路家属大院长大,咱火车上熟人多啊,上车补个铺. 餐车蹭吃喝都算是小菜一碟的事。哈哈,你还别说,我特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一个人在餐车小饮几杯,醉醺醺地. 看着列车停靠在山区小站,安静极了,上的人静悄悄在昏暗中走过灯火辉煌的餐车车窗,那感觉实在是我乐不思蜀

 我要讲的这个与电影名星的小故事. 就发生在奔驰的列车上。

那是从上海至成都的193次列车,值乘该次列车的乘警长,是我成都铁中的高中同学;老同学很热情,把我安排进了软卧车厢休息,晚餐时,乘警又过来请我去餐车喝酒,一步餐车,见餐桌上已经铺好了漂亮的桌布,上面放着热腾腾的炒菜,同学的盛情.真让我有些过意不去,干过铁路的我知道:这可是列车上接待的最高规格了,一般是接待处级以上领导的。而我充其量算个个体老板吧,用铁路行话讲,我应该归入无票旅客行列。

同老同学酒酣耳热时,从软卧包房走了另二位客人,他俩身材都很高大,穿看软卧车特配的皮拖鞋,笑吟吟地坐在我前面的餐桌;我定神一看.正对着我的那个人好面熟呀,可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他是谁了,这时我同学回过头问他俩:“你们二位要吃点什么?”,那位我很面熟的高个子走过来,指了指我们桌上菜说:“就妙这几个你们的菜吧,四川菜闻着好香哦,”面的高个子哈哈一笑说;他说的是很标准的普通话,语音浑厚.字正腔圆,他这一句,我想起来了,他是演员许还山,西安电影厂的,应该是国家一级以上演员,否则.在那个年代,普通百姓是不能享受软卧的,那怕是你在有钱。

 “没有!这是我们内部用餐,是接待路局领导的菜。”同学用四川话冷冰冰回答,说话同学站起了身,故意露出腰间别着的手枪,思是向许还山亮亮他的身份“你们要吃,只有面条,要吃嘛?”,我的警察同学用警察特有的冷淡口气说。许还山有些闷声不响看了我几眼,他可能心里想:这么年轻. 领导?吭,就是开后门罢了。后来,他俩吃过面条,有些可奈何地看了我几眼后,慢腾腾着回卧包了。“他是演员啊!很有名的,叫许还山,演过好多电影,你怎么这样对他呢?”我有些着急问我同学,“管求他是哪个哟,开车前就晓得了,说一个啥子艺术家要上我们车,臭昆臭昆的,来,我们再喝一杯!”。说完,同学又非常高兴地往我杯里添满了酒。

我其实很惊讶同学对电影名星的冷漠的,我心里多少有些为许还山打抱不平,因为我们家里就有二位演员,虽说当时张国立和我二姐都还没成名,可假如他们在列车上也遇上如此不公待遇呢不过,那个改革初期的年代. 人们其实是不追星,人们除了钱,其它的是什么也不追的。我不好指责我的同学,我只好默默无言低头喝着酒,忽然,我发现刚才很香甜的酒,怎么会变的苦了呢?

《我与名星的故事3》

《我与名星的故事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