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书可看的烦恼
(2025-09-17 08:49:22)
标签:
随笔《悬崖》《缱绻与决裂》《卓娅与舒拉》 |
无书可看的烦恼
从小到大。一直以来喜欢看小说。还记得在小学二年级时,还看了几本繁体竖排本小说。记得书名的是《卓娅与舒拉》,另有几部俄罗斯的小说。忘了啥名。这之后,看小说就成了自己最大的喜好。不分中外古今,逮着就看。也不管红色黄色,一律抢先看。因此,倒是练成了看书快的功底。当然,在看书不过脑的情况下,看了也白看。或许当时记得,之后也就忘了干净。还记得当初插队下乡,曾经在田头蹚田除杂草,因为这算是田间最轻松的活,所以在蹚田时,还给一位小我两岁的回乡青年讲小说故事。当然选择的是红色故事,“红日”“红岩”“青春之歌”等。说实话,如今再回忆书中情节,已然忘却得干干净净了。
退休后,有了大把时间。所以,看书就更从容了。一般是上午上电脑。下午看纸质书。晚上看电视。再然后,因为身体原因,颈椎不宜长时间低头,更因为眼睛看不了纸质书上的字,最近有几年不看纸质书了。开始在网上看小说。因为字号可以放大。又因为大脑衰老特快原因,发现了自己对那些严肃文学也觉得吃力了。所以尽可能选些轻松文字看。刚看了一部农村题材的小说,《缱绻与决裂》。忽然发现,这样的小说,觉得没有看头了。一时间,傻了。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上了名著网。突然看到了《巴黎圣母院》。要不,重新再看?还记得“巴黎圣母院”,是先听老师讲故事,然后再讲故事给人听,再看书,之后又看了电影。所以,基本情节似乎还有些印象。应当好看。当大脑驾驭不了繁复时,且先重温一下故事性强的小说也好。至少让大脑轻快些。
最近,看完了电视剧《悬崖》。没发现有好看的剧。昨天看预报说,央视八台新播电视剧《灼灼年华》。但看了几分钟也就离开不看了,感觉没看头。
忽然发现,面对中外古今的书海,面对林林总总的书籍,竟然觉得无书可看,无书可读了。这大脑确乎是锈了。太过严肃的文字,让人大脑吃力。太过不严肃的文字,大脑也不愿看。哈,真是成了无书可看了。
当然,也发觉作家编剧们也是很难。稍稍不留神,就让人走了。譬如《缱绻与决裂》,譬如《灼灼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