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的咒语?
(2025-09-20 08:05:22)
标签:
随笔《巴黎圣母院》古埃及的咒语人性 |
最近,无书可看。或者说看不进去书。于是无聊中重温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每天也就看几行字。刚看了第一卷。
很奇怪。看着《巴黎圣母院》第一卷,没来由地竟然与当下的诸多场景关联了起来。这是一种何其混乱的联想?
1482年的某天。巴黎司法宫大厅。司法宫广场。“家家户户门口上,窗户上,天窗上,屋顶上,密密麻麻聚集着成千上万张市民们的面孔,和颜悦色,安详朴实,凝望着司法宫,凝望着嘈杂人群,”而嘈杂的人群正潮水般涌进司法宫大厅。衣着五颜六色,吵吵闹闹,随着各式人等的上场,司法宫内更是热闹非凡。“人挨人,人挤人,人压人,简直要窒息”。无论是红衣主教,还是卖袜子商人的上场,一浪高过一浪。直至到了卡西莫多引发了一场风暴,将司法宫内挤热闹的人群引导了出去。更有“爱斯梅拉达”的呼喊声将所有人的热情热闹都吸引了过去。直至原本挤满人的司法宫,突然一洗如空。指挥上演“圣迹剧”的诗人格兰古瓦这时诚惶诚恐,“这帮巴黎佬口口声声喊叫的爱斯梅拉达,究竟是啥名堂,谁能告诉我,什么条件我都会答应!这到底是个什么词?肯定是古埃及的咒语了!”
——看到这些场面的描写,忽而记起了那些遥远的回忆。正是五十年前,人民广场上演绎着万人大会。无论是白天的效忠大会,还是夜晚的插队边疆的誓师大会。广场上人头攒动。人挨人,人挤人,一幅群情激荡的场面。与五百年前的场景有着何其相似之处。又想起工作年代,落座于大小会议室。虽然自觉屏蔽了台上的演说。但台上摇头晃脑照读红头文件,台下窃窃私语的一幕宛如在眼前。只是不知道,那“古埃及的咒语”会何时出现。
五百年前,抑或五千年前,人性一以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