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遗“柱”——庞贝柱,亚历山大城市地标

标签:
埃及行塞拉比斯神庙遗址庞贝柱萨瓦里石柱公牛神像 |
沧海遗“柱”
此地“废墟”, 位于今亚历山大市中心的小高地上。其实就是两千年前,公元前200多年,托勒密一世所建造的塞拉比斯神庙遗址。遗憾的是,神庙在公元391年时就被拆毁了。徒留一地废墟至今。不过,废墟之上,还有较完整的遗迹。除了那根巨大的罗马风格石柱,还有两尊狮身人面像。其中一片洼地上,似乎还在挖掘修复中。
废墟上依然耸立的石“柱”,就是大名鼎鼎的庞贝柱。庞贝柱现在是亚历山大城市地标。庞贝柱高27米。由一整块红色大理石制成。据说是为了纪念古罗马戴克里先大帝而树立。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统治期间,驻守亚历山大的大将艾赫里叛乱,戴克里先亲率大军远征讨伐,八个月后攻下。为感谢戴克里先大帝,埃及执政官波思吐莫斯下令于公元297年在塞拉比斯神庙中树立了这根石柱。
在石柱的柱基西侧石壁上刻有四行字,至今依稀可辨:“为战无不胜的亚历山大监护神,公正的戴克里先皇帝,波恩吐莫斯谨立此柱”。由此,可以清晰地还原当时的史实。所以,庞贝柱其实与之后所传的古罗马大将庞贝的故事无关。据传,十字军将士误认为古罗马大将庞贝(公元前106-前48年)被恺撒击败,逃到埃及,死于埃及人之手,其骨灰存于柱顶骨灰罐里,故欧美人士至今仍以庞贝柱称之。但毕竟那只是个传说而已。
早在这之前五百多年,公元前200多年,托勒密一世自封为埃及国王后,把首都定在亚历山大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创立了新神——赛拉比斯神。塞拉比斯神庙是公元前200多年由托勒密二世兴建的,神庙的柱廊里耸立着为数众多的石柱,门口还有2座狮身人面像。
但这根新建的石柱要比柱廊高出许多,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根航船上的桅杆。阿拉伯人于公元641年占领了亚历山大城,很形象地称这根石柱为“桅杆”,阿拉伯语中的“桅杆”音就是“萨瓦里”。所以,庞贝石柱也称“萨瓦里石柱”。
如今神庙早就坍塌。庞贝柱却高高地耸立于古城堡废墟上。神庙门口的两个狮身人面像也依然蹲守着。
在这里,还能找到古罗马崇尚的公牛神像。从石柱往西,行数十步,下台阶,抵一小块洼地。在洼地北面的岩洞里,可以看到一尊赛拉比斯公牛神像。神像由黑色闪石岩雕成,呈牛犊形,两角之间有一日轮,两耳朝前张开如喇叭,据说是在倾听人民的呼声。公牛神像旁边放着一台电扇,以交换岩洞内的空气。
洼地的南面有一条宽阔的地道,据说往东可直达石柱下面。地道两旁岩石上凿有一个个格子和放置油灯的小洞。一说它是赛拉比斯神庙的附属图书馆,另一说是古代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分馆。问从地道出来的游客,里面有什么。回说啥也没有。于是,洞口看了一眼,不再进入。毕竟里面空气不好。
绕神庙废墟一圈,唯余一声叹息。悠悠岁月,又能饶过谁?!
面对高立的庞贝柱,以及依然蹲守的狮身人面像,不由人联想,在废墟城堡上建造的亚历山大,何时能再见当年盛况?!
但愿,亚历山大再振雄风!
走出废墟,恰遇一辆有轨电车缓缓驶过。废墟旁,新兴的事物正在不断诞生。期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