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空谷悠悠
空谷悠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023
  • 关注人气:3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水都江堰,功利及千代

(2024-11-20 08:37:11)
标签:

随笔

都江堰

尊重自然

遵循规律

功在当下利及千载

拜水都江堰,功利及千代
空谷悠悠

11-14 07:34来自 iPhone客户端

今日成都阴雨。15-20度。昨晚半夜先生还没睡着。

晨六点半醒。身边人轻声呼吸着。该是正睡着。没多会儿先生也醒了。起来。外面还未天亮。说起来成都应该差我们那一个半小时时差。即便如此,天色也该发亮了。可天色依然阴沉。原来是正下着雨。
    洗漱后,与先生慢慢走上街头。蒙蒙细雨飘着。爬墙的大熊猫依然爬在墙头。走进春熙站地铁口。坐2号线到犀浦站。然后到高铁站。九点多的车已经没票了。要等到十点二十分。这还得多等一个半小时。于是立马上了一私家车。花一百元,让人直送到都江堰六号门。然后从上往下走,从秦堰楼,二王殿,到鱼嘴口,飞沙堰,宝瓶口。一路观赏直到山门。这样相对来说,人会轻松很多。
    都江堰,是人文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或许是得了青城山之道。两千年前的水利工程今天仍然发挥着巨大效益。
    据说,08年汶川地震。鱼嘴口正对山那边就是映秀。离都江堰不过十来公里。然而大地震却并未殃及都江堰工程。实在是一大奇迹。这也足以说明都江堰工程遵循了地理之流水之势,尊重了自然规律。李冰正是因势利导,既修都江堰分洪排沙造福人类,也顺应山水之势不伤其根本。这才保住了两千余年的都江堰至今功效不减。

2024.11.12
空谷悠悠

11-12 21:38来自 iPhone客户端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所以,特意拜水都江堰。据说,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站在秦堰楼上,收进都江堰全景。由不得让人感叹:秦时明月汉时关,川西第一功高天府园。都江堰充分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乘势利导,完成了无坝引水,自流灌溉,集导水、分水、泄洪、排沙于一体。自建堰2200余年以来,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功效。
    凭栏远眺,岷江极速而下。到鱼嘴口分水堤进入分水、排沙。在枯水与汛期还可调节水量,以确保防洪和灌溉。
‌‌两千年前的李冰父子成就了川西第一功。可谓功在当下,利及千载。
    今日有幸游览都江堰。再见碧水蓝天,青山环绕,不得不拜二王庙。二王庙,乃为纪念都江堰工程开凿者李冰父子而建。二王庙依山傍水,矗立山壁。顾名思义,当年的李冰父子,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已然成神。在伏龙观,还看到了东汉时期的李冰石像。都江堰有今天,李冰之功不可磨灭。忽而念及当今的三峡大坝,说不上来的感觉又弥散开来。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我们从秦堰楼远眺都江堰全景。随后拜访了纪念都江堰功臣李冰父子的二王庙。然后走过安澜索桥,跨过岷江。移步到鱼嘴口。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远看青山壁立,近看江水清幽。穿山而来的汹涌岷江水,从鱼嘴口被一分为二。靠山边的是内江,另一边的是外江。内江引水灌溉,外江分道泄洪。如此分水既合自然又合科学。沿着步道,伴着欢快的岷江流水,来到飞沙堰,宝瓶口。飞沙堰,实为泄洪排沙。宝瓶口则为控制进水流量。鱼嘴分水堤坝,飞沙堰,宝瓶口,构成了都江堰宏大的水利工程。两千两百余年的都江堰工程,至今依然发挥着对人类的巨大作用。直叫人赞叹不已。

都江堰,已然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让人由衷感佩。
                                         2024.11.12

秦堰楼:

拜水都江堰,功利及千代

   二王庙:
拜水都江堰,功利及千代
  都江堰工程:
拜水都江堰,功利及千代
  安澜索桥:
拜水都江堰,功利及千代
  鱼嘴分水堤:
拜水都江堰,功利及千代
  飞沙堰 :
拜水都江堰,功利及千代
  宝瓶口:
拜水都江堰,功利及千代
  从上往下看鱼嘴分水堤
拜水都江堰,功利及千代

拜水都江堰,功利及千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西游成都走起
后一篇:青城山问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