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北人》之慨叹

(2024-09-21 07:47:30)
标签:

随笔

台北人

《冬夜》

叔公

《台北人》之慨叹

为什么想起了去看《台北人》?或许是想试着了解一下台北人吧。其实更想了解那些匆忙间退去台湾的新台北人。而白先生笔下的“台北人”,其实是就是那些新台北人。

“台北人”中,无论是红极一时的歌姬舞姬,还是那些曾经耀眼的军官军眷,抑或是名扬国外岛内的专家学者,他们的身上,无不透露出一种莫名的落寞颓丧。当然,这是作家艺术化了的高度凝练。但艺术的人生,毕竟有人生的真实在。否则就无法达到人生的艺术。尤其是其中一篇《冬夜》里的主角,吴教授与余教授。曾经是五四青年。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一群北京大学领头的学生,为了反日本,打到一个卖国求荣的政府官员家里,烧掉了他的房子,把躲在里面的一个驻日公使,揪了出来,痛揍了一顿——’而小说中的主角正是其中的领头青年。而最后的结局恰若最后的描摹,“台北的冬夜愈来愈深了,窗外的冷雨,却仍旧绵绵不绝的下着。”让人唏嘘不已。

当看到小说中的一段描写,一帮青年在一起发誓,“二十年不做官”。由此,自然想起了高中毕业的前夕。我们几位好同学在一起发誓的情景。“一不剪去长辫,二不去当代课老师”。好像还有第三,居然忘了。诚如小说中的人物一样,未经得住时间的检验。长辫子确实不适合需要戴草帽的农田生活。更经不住农田的辛劳与艰苦而当了代课老师。至于我虽未曾当代课老师,那是因为没当上。哈。此一时,彼一时也。

当年,叔公曾经带走几位侄子去了台湾。他们的生活详情不得而知。虽有舅舅们曾经回来探亲。匆匆间也不得细问。想起自己亲大舅十岁被带去异乡。语言不通,生活习俗不通,几番逃出学校逃出叔公家的情景,实在也是难以想象。无论是谁,生活不易。这是必然现象。好在一切都在好起来。无论是岛内还是岛外。

                     2024.9.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