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圆明园之恨

标签:
随笔火烧圆明园强盗行径圆明园之恨废墟的警醒 |
八、圆明园之恨
从颐和园出来,然后专程前往那个心里梦里念着的圆明园。这个原不在行程中。后经要求而专程加上。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岂有不见之理。
据查:圆明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此段文字来自网上)。
走进圆明园。被眼前那一片片废墟残景所惊呆。荒园中,每一块倒立的砖石斜梁,似乎都在发出哀怨之声。当年清朝历代皇帝,不仅造就了这庞大的古色古香的宫 殿园林,还引进了西式园林建筑。成就了西洋楼一景。据说有一外国传教士见后也叹为壮举,“圆明园者,中国之凡尔赛宫”。当年似乎有了点开放意识的历代皇帝们,怎么就没想到去引进西式的洋枪洋炮,西式的先进科学技术呢?1860年,英法联军用他们的洋枪洋炮攻进圆明园。不仅大肆抢夺圆明园之奇珍异宝。最后为掩人耳目,竟然纵火焚烧圆明园,以图掩盖其强盗抢掠之行径。实在是令人不齿。历史,总会留下痕迹。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有言:“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匆匆,复匆匆。历史车轮滚滚而过。据说,这百年来,一直有“废墟派”与“重建派”之争。而以吾之陋见,还是保存着这废墟遗址,让后人警醒更为要。或,在重建中,保留一部分废墟遗址,以警醒国人不忘历史不忘屈辱。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圆明园之恨更不该被忘记。
又及,或许是那一日圆明园的活动太过沉重。以至不像以往,总喜欢在第一时间就发出游览后的文字。事过一年余,有些记忆已然模糊,有些记忆却难忘却。且作未忘却的道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