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人性之美控诉战争

(2024-07-22 07:19:27)
标签:

随笔

《永别了武器》

人性之美

控诉战争

         以人性之美控诉战争

——从《永别了,武器》说开去()

最近看了海明威小说小说《永别了,武器》。这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中的故事很简单,但也很动人。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志愿参加红十字会驾驶救护车。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亨利被炮弹击中受伤。在医院养伤期间得到了英籍护士凯瑟琳的悉心护理,两人陷入了热恋。亨利伤愈后重返前线,随意大利部队撤退时目睹战争的种种残酷景象,毅然脱离部队,和凯瑟琳会合后逃往瑞士。在瑞士乡村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最后以凯瑟琳在难产中死去结束。这是一部以人性之美控诉战争的小说。厌恶战争,追求人性——是小说的主旋律。

或许正是作家海明威曾经亲历这场战争,耳闻目睹了战争的种种残酷,作家方得能以残酷的战争与温婉的爱情为旋律,吟唱出如此哀婉动人的悲歌。小说以“永别了,武器”为题,大声呼吁着远离战争追求和平的主题。小说结尾写道:“但是我赶了她们出去,关了门,灭了灯,也没有什么好处。那简直像是在跟石像告别。过了一会儿,我走出去,离开医院,在雨中走回旅馆。”此时虽然无声却胜过有声。“我走出去,离开医院,在雨中走回旅馆”,画面感极强。据说小说曾多次被搬上银幕,遗憾的是没看过。或许看了也忘了。但是,我想必定会有一个“雨中走向远方的背影”。落寞,坚定。

在小说中,还有一个细节让人惊讶。很有意思的是,被人们认为是钢铁汉子的海明威,在描写战时女性分娩却是如此细致。让曾经生产为母的人不可思议。《永别了,武器》,小说中描写了英籍护士凯瑟琳生产的全过程。其中每一次腹痛,用麻醉药喷雾面罩帮助减少疼痛。这是当时妇产医院必备的吗?这是二十世纪初的医学科技?心下怀疑,用麻醉药麻醉了疼痛,产妇又何来力气分娩?忽而想起自己分娩时似乎没有这个。或许这是早过时了的方式。想起当初自己分娩时,医生倒是曾让吸氧。后问医生同学,说是可让人舒服些。或许这就是从当初的麻醉喷雾而来?

又忽而想起,几十年前也曾看过《永别了,武器》,但是全无此印象。哈哈,当初少不更事,自然不会注意到此。如今是过来人身份才会注意到吧。不免佩服小说作家的多方面观察能力。倘若不是有所体验有所观察,断不会写得如此细致生动。

当然,小说初稿于1922年,距今百余年矣。百余年的医学科技进步自当是海明威时代不可估量的。

据说,《永别了,武器》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这,无疑是一部优秀经典之作。

                             2024.7.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