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何时能永别

标签:
随笔《永别了武器》武器在升级制造战争川普遇刺 |
武器,何时能永别?
——从《永别了,武器》说开去
正在看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却传来了川普在演讲时被枪击之讯息。武器,何时能永别?
海明威有数番参加战争的经历,无论是一战时期的红十字会的救伤队司机,还是二战时的战地记者,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与罪恶。于是在他的小说中反映出了浓烈的厌战情绪。“永别了,武器”,小说主题与作家意愿何其鲜明。
小说中的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志愿参加红十字会驾驶救护车,在意大利北部战线抢救伤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亨利被炮弹击中受伤。亨利伤愈后重返前线,随意大利部队撤退时目睹了战争的种种残酷景象,而后毅然决然脱离了部队……小说中的主人公永别了武器。
然而,武器却没有告别今天这个世界。放眼全球,武器不但依然在使用,武器还在日新月异地升级。俄乌战场上的无人机炮火,加沙上空的导弹核武器,战争似乎愈演愈烈。即便是在和平民主的米国,总统之选的现场也传出了武器枪击声。这让用武器结束生命的海明威情何以堪?
小说中有一段对话,读来发人深省。教士与“我”(主人公亨利先生)的对话且看——
“但是第一种人强迫他们作战。”
“是的。”
“而我帮助了第一种人。”
“你是外国人。你是个爱国人士。”
“还有那些不愿制造战争的第二种人呢?他们有没有法子停止战争?”
“我不知道。”
他又望着窗外。我注视着他的脸。
“自有历史以来,他们可有法子停止过战争?”
“他们本没有组织,没有法子停止战争,一旦有了组织,却又给领袖出卖了。”
——从上面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作家对战争的反思极为深刻。在放眼到古今战争中去,真的能读到战争本源的注解。或许正是因为海明威亲历了诸多战争,才会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吧。人类文明不需要战争,人类社会似乎又离不开战争。纵观人类历史,战争是罪恶的,战争似乎又是不可或缺的。人类社会的哪一次巨大进步离得开战争?只是,社会文明进步到了今天,战争应该被杜绝了吧!
忽而念及,昨日下午在寓健养老院看到的那些耄耋老人。他们其乐融融的晚年,是绝对不希望武器在身边打扰的。但愿战争远离!
又及。昨日看到网上所说的“川普遇刺的三个赢家”,不禁哑声失笑。当然,川普是第一赢家,抢拍成功的摄影师自然也是一赢家,最有意思的是,义乌小商品市场上,川普遇刺的T恤已然上架。哈哈。义乌商人的商人头脑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