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看白不看,看了也白看——有感于他人看书的认真

(2024-06-26 07:06:19)
标签:

随笔

看书

看了也白看

偷偷看书

不看白不看,看了也白看

    ——有感于他人看书的认真

刚看到,网名“说话的鱼”所写的博文,《有字无字都是书》。实在是被其强大的记忆力所折服。居然能从片言只语中就能记起是哪部书。实在是了得。

哈哈,想起自己的读书。从刚上小学就开始了大量的阅读。当然是仅限于小说。无论中外古今,逮着什么看什么。当时正值文革时期,书本多被列为封资修产品而被大量烧毁或封存。那时,母亲刚从老家带回来的百余本书,还没来得及看,即被当做封资修而付之一把火了。看书,实在是一奢侈事。所以能得一本书,甚为惊喜。哪怕是封面被撕扯,书本有缺页,一样看得津津有味。即便根本没看懂什么,也一样看得开心。因为多是借阅,看书更求一快字。诚然如之后再见到当年的同学所说,还记得不,那时我们借书你看书。或许是这样的快速看书,且那时比较还年幼,而且又多是在上课时偷偷看。所以,看书看得很是匆忙快速。看书,或许只是一种看书的乐趣。前面说话的鱼口中提到的《牛虻》,倒是记得是中学时代看的。因为是在课堂上偷偷看书,还被一同学给举报了。说是看什么毒草。或许是毒草看多了,也免疫了。但是,今天的自己是怎么样也想不起来书中的情节人物细节了。

我之看书,大约有一句话可以精当概况之。即“不看白不看,看了也白看”。有时候,借了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着。几乎要看到结尾了,突然被书中一细节提醒,发现原来之前看过了的。糊涂至此,或许唯我一人也。

还记得读师范的某一天,晚饭后,曾否老师来到教室。其他同学纷纷上前与老师打招呼聊天。唯我沉浸在自己的阅读中。老师突然点名,问看什么书。我一下站了起来。知道老师问什么,才赶快去看封面,告知老师是《工作着是美丽的》。刚坐下,又被老师问到作者是谁。于是又马上去看封面,告知是陈学昭。老师大声嘲讽道:你都快看完了,却不知道书名,也不知道作者。你这看的什么书!这件事过去许多年了,却一直记忆深刻。从这件事,也能清楚反映出自己看书的状态。

当然,也有记得的。还记得当年插队下乡时,曾利用比较轻松的农活,譬如tang田(用一个犁头状的长tangtou,在插了稻秧的田里除草。当地方言音)。因为这种农活相对比较轻松,所以借此将小说《青春之歌》《红日》《红岩》等说给一位回乡青年听。如此看来,当时也记得一些。但更多的是啥啥也没记得。如今眼里的《青春之歌》《红日》《红岩》,也就剩下这几个书名了。实在是汗颜。

之后认识先生。先生记忆力明显强于我。水浒一百零八将的外号都能清楚报出。实在是佩服。然后再看到他人能将一部《红楼》背出,实在不是惊喜而是惊诧了。嗨,人与人实在是无法比较的。

正如,现在的自己也愿意写出一时所想。但言语之简单。以至过段时间后再看到,连自己也不明白当时是怎么回事。哈哈。或许有感于此,最近倒是略微记得稍详些。以便自己看到能记起来。

尽管看了白看,但还是愿意看书。且做一个与人不同的自己吧。看书快乐。开心就行。

                              2024.6.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