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温柔的夜》治愈着——再读三毛书有感

(2024-06-15 08:04:08)
标签:

随笔

三毛

《温柔的夜》

率性

爽朗

               被《温柔的夜》治愈着

                  ——再读三毛书有感

人老了,终究更情绪化。因为身体衰退,纸质书真是看不了。一是视力不行。纸质书的字太小,看着吃力。二是颈椎往下垂也觉得吃力。所以更喜欢电脑上看书。一可放大字体,二可将电脑垫高,以免受累颈椎低垂。

当然,电脑上看书也有不便。电脑推书是随机的。有时记不住还真就找不到了。呵呵。前段时间失眠严重。严重到向来不信鬼神的我,竟然不敢看警察破案去检查尸体。于是匆忙放下刚打开的东野圭吾《白夜行》。随机看到了三毛的《温柔的夜》。“温柔的夜”,多么诗意温柔的书名,或许会被温柔到吧。但愿。

三毛热过去几十年了,今天又随缘再见。于是又开始重读三毛的书。上次提到当年先生买的那套三毛全集,在众人手中辗转,最后不知零落到了何方。朋友圈里有学生留言,读的第一本三毛的书就是问我家先生借的。哈哈,竟然有学生借阅,还真挺好的。

嗨,扯远了。再话说三毛的书。那几日,终究还是被三毛《温柔的夜》给温柔到了。闲来无事,再重读三毛的文字,消散的记忆一一拾起。

喜欢三毛的率性,不长的生命里走遍万水千山。喜欢三毛的爽朗,无论是在酷热无人烟的沙漠,还是在寂静的荒山之夜,三毛都能笑成一团。佩服三毛的能干,在荒漠中可以用自己的手打造出一个温馨的小窝。无论是自制的窗帘,还是用棺材箱板做的床垫书桌。这一切似乎正实践着三毛儿时的拾荒梦。更敬佩三毛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的温柔。无论是面对陌生的乞讨,还是那些从来不知现代文明为何物近乎原始的沙哈拉威沙漠人,或者是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中的山地人,三毛都能温柔以待。

骆驼哭泣着,静静地讲述着撒哈拉沙漠的故事。温柔的夜,星星呢喃着三毛的梦语。诚如三毛父亲所说的那样,“三毛是一个终其一生坚持心神活泼的人”。这样的一个人,必然是大家喜欢的。我也很喜欢。但我终究成不了那样的一个人。

我也很率性,想自己所想,说自己所说。即便在体制内,也一样坚持着自己的思想。从不奴颜婢膝,也从来不盲从。即便是对上司,该怼照怼。

我也很爽朗。即便被冤枉受委屈,也让它消散在自己的爽朗中。踏实做事,真诚待人。成全了自己的坦荡爽朗。退休时,一年轻同事赞曰:“这样很好。工作一生,无一私敌。坦坦荡荡。”哈哈。能得到这样的赞誉,我已然很满足。

但我没有三毛那样的生存本领,更没有那般能干。几十年的忘我工作,更让我失去了学会生活能力的机会。那时,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曾经有学生回忆起当年的那个我,定性为“不食人间烟火”。有同事说很贴切。哈哈,或许有拼命工作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主观上的惰性与客观上的笨拙吧。

我也没有三毛那样的大温柔。对待学生,尽可能地显示出自己仅有的温柔。当然,这温柔也是有限的。毕竟我是急性子。面对家人就难以再像对待学生那般温柔了。尤其钦佩的是三毛对陌生人甚至乞讨者都能展示出最大的温柔。这实在是我所缺失,甚而或可说是不敢的。

在那个温柔的夜里,漆黑的大海,昏暗的港口码头,一个陌生人向一个单行的三毛乞讨着船票钱。这于我是绝对绝对要被吓得逃跑的。三毛固然也逃了一下,但终究还是掏出了钱送去。这于我是绝对绝对不敢的。对乞讨者的天生恐惧不知源于何故。这是最令自己想不明白的。少年时代,一个人在家。突然来了个乞讨的大妈。正欲出门的我远远看见,立马回身进屋。并立马将门锁死。不放心,又跑去后门将门落锁。偷偷地在窗缝里看。惴惴不安地等待着乞讨人离去。是小气不舍得施舍钱财吗?肯定不是。工作后,曾经替家境困难的学生交过书学费,甚而送学生过年新衣。向来不看重钱财的我自然不会这么小气。之后,自己也想,幸亏不是在旧社会。要不然会不会与书本电影上的恶毒地主小姐那样,做出更过分的举动,诸如放狗咬人。当然不会。因为更怕猫狗等动物。但是那种恐惧却莫名地深植于心底。让我绝对不敢亲近乞讨人。或许从心理学分析,这是一种变态?

曾经的三毛早已作古。但三毛的情怀、三毛的灵魂依然鲜活。在这段失眠的日子里,感谢三毛《温柔的夜》们的治愈。曾经严重失眠的三毛,估计怎么也不会想到,她的书竟然还有这样的功能。哈哈。

                             2024.5.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