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走古村,风韵犹存

(2023-02-19 09:12:00)
标签:

随笔

潞村

港廊古村

王大妈面馆

移沿山农庄

闲走古村,风韵犹存
空谷悠悠

11小时前来自 iPhone客户端

元月廿八春正早,
晨风轻拂潞溪邀。
遥忆昔日码头闹,
潞村古水还逍遥。

今天,应朋友邀请,特赴潞村一游。清晨七点多出发,就为了那一碗王大妈猪头肉面。据说曾经上了央视的。
   
到时,正逢潞村举办潞村宴发布会。挺热闹。有散客,也有团游的。或许是因了那世界乡村旅游之名。哈哈。不怕出名,就怕不出名。
   
潞村有潞溪横贯村东西。四座单孔石桥落座潞溪。据说那都是北宋时期所建。当年的潞溪码头很是热闹。八十五岁的王大妈,依然操持着面馆。回忆起当年嫁到潞村时的繁荣景象,满满的骄傲。
   
参观了村里的文化礼堂。一楼是钱山漾遗址博物馆。二楼展览了二十年代第一个农民协会的斗争史。应该说,这个礼堂还真不错。
   
如今的潞村,正被开发着。但感觉还是差点意思。那个牌坊更差了点意思。下面水泥墩柱,上面是木质牌坊。牌坊上的题刻“簪缨世族”竟然是现代书写样式。五百米的街道上,不是咖啡店,就是面馆。看来,古村开发还需要有序规划。
   
中午,在移沿山农庄用餐。幽静的环境让人舒服。水上浮桥,更让游客们感受到水乡的温婉韵味。钓客们或许更喜欢这片水域。一钓客说,垂钓取乐,一盒快餐省时间。哈哈。
   
午后,又特意去了港廊古村。港廊古村全长两千米。无论是规制还是民居建筑,都比潞村更有味道。古村民居傍水而建。居民枕水而眠。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

漫步古村,你能想象到:临水长廊下店铺林立。傍河美人靠或许正歇息着逛累了的村姑村妇们。三三两两。或含笑交谈着刚买的衣物,或低眉俯瞰着港廊河道中咿咿呀呀的行船。漫步于古村长廊,似乎正穿越时空,浏览着曾经流逝的时光。
   
其中有一段民居,似乎正在被拆建。不知道会被弄成什么模样。但愿,千万别走样。今天的港廊古村,依旧古朴着,自然着。有着港廊古村原生态的味道。特别喜欢这个味道。那是江南水乡古村的味道。
   
古村,从远古走来。古村,已然走进现代。
   
忽然,对岸河埠头一老农引起了同伴们的注意。原来,老农正清洗着一只老母鸡。说是有五斤重。正宗的土鸡哦。
   
遗憾的是,港廊古村的开发力度不及潞村。期待着,港廊古村明天更出彩。但愿。

诚如同学所批,“先有名人,再有名村”。哈哈,潞村的大力度开发,得益于潞村慎家有子正值官运。其实,潞村与港廊古村相距甚近。十几分钟车程。倘若联席开发,肯定会更有前景。

2023.2.18                                       

 潞村风貌:闲走古村,风韵犹存


闲走古村,风韵犹存

闲走古村,风韵犹存
  
闲走古村,风韵犹存
 当年卖冰棍的,贴上了咖啡牌
闲走古村,风韵犹存
  八十五岁的王大妈
闲走古村,风韵犹存
  移沿山农庄
闲走古村,风韵犹存

闲走古村,风韵犹存
  港廊古村风貌:
闲走古村,风韵犹存

闲走古村,风韵犹存

闲走古村,风韵犹存

闲走古村,风韵犹存
  晒太阳,聊闲天的老农们
闲走古村,风韵犹存

闲走古村,风韵犹存

闲走古村,风韵犹存

闲走古村,风韵犹存

闲走古村,风韵犹存

闲走古村,风韵犹存
  半个石元宝
闲走古村,风韵犹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