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中最深的记忆源于一只坐便器

(2017-06-11 09:48:27)
标签:

洪门三少

文化

高考

分类: 原创文字

高考中最深的记忆源于一只坐便器

/洪平 (公众号ID:lewandi)

 

http://s6/mw690/0018NtgZzy7bMsBjFHve5&690

高考自1977年恢复以来,已经历经40年的光景,毋庸置疑它改变了很多中国人的命运,所以有人说知识改变命运。我不知道高考有没有改变我的命运,但我相信如果没有通过高考,如今我也能好好地活着,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聊到高考,自然避不开被称为高考工厂的毛坦厂中学,每年入市赶考的时候,那种场面大有古时军队出征的气势,赶考车队从镇头一直排到学校门口,据悉今年共有28辆大巴车择吉时开拔。

 

你或许猜到了,毛坦厂中学就是我的母校,我是其2003届毕业生。那一年参加高考的只有9个毕业班,每个班约有50余名学生,自然不如如今的赶考有牌面,但我相信那种赴考的心情是一样的,激动且不安着。

 

与如今不同的是我当年的高考是没有家长陪伴的,也没有家长送行。考生们都是随学校统一安排、统一住行,如今陪考的家长人数比考生数要多,因为考生的父母都来助威,陪同在考场之外,这种场面也是难得一见。当然也能够看出考生家长对高考的重视程度。

 

不过这一点很是让我想不通,家长陪考有什么意义呢?说白了只不过是考生参加一场考试罢了,参加高考的考生基本上都在18岁左右,算起来也都是成年人了,如果这点小小的场面都经受不住,即便考出个好成绩也不见得有多光彩,同时这种行为会不会无形中增加了考生的压力呢?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可以理解,但过犹不及。还不如顺其自然,让考生独立面对这个人生的转折点,或许更有助于其成长。

 

暂不去讨论高考中的那些社会性问题了,我来说说当年我在参加高考中遇到的一些趣事吧。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关于抽水马桶坐便器。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次高考我们入住的是皖西宾馆,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住进高档的宾馆,里面的条件肯定没得说,只不过一间双人间的房间得住四位考生,两名考生共用一张床,这也是基于费用考虑,倒也无可厚非,真正让我受不了的是房间里的坐便器。

 

我们家住在农村,打小就习惯了蹲便的茅厕,即便是在学校里,也都是蹲便位,哪里有见过在家里拉粑粑的坐便器。在宾馆里还是头一次见到,要上大号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能蹲便的卫生间,无奈之下只得使用房间里的坐便器,我坐了半个多小时憋得满脸通红,可就是解决不了问题,最后还是室友帮我想了一个办法,从房间端了一把椅子送给我,我半蹲在椅子上才算找到了感觉,瞬间觉得整个世界都和谐了。

 

可能是第一次使用坐便器留下的阴影,直至如今我都不大喜欢坐便器这种东西。进考场的时候一般都是提前十几分钟的,我进考场以后第一件是就是找卫生间,好歹学校里的卫生间都是蹲位的,所以比起高档次的宾馆,我竟觉得考场更加可爱,每次进考场的时候我都要解决一下后顾之忧,省的回到宾馆后找不痛快。

 

坐便器只是一个插曲,高考最重要的还是考试答题。说参加高考没有压力那是扯淡,但我没有感到特别紧张,反正也没有想着要挤进清华北大,我只管负责要把自己会做的题目全部答对就行了,所以我答题并不是按顺序一道一道往下做,而是把试卷上所有我会做的题目全部做完,然后再回头去看其他题目,最后才会看那些我压根就不会的题目,至于这些题目我的处理方式很简单,把题干分解一下,直接抄在试卷上,反正是不会做,我也不分神过多纠结于此,这种题目不得分正常,能得分那才是怪事,但我有个习惯,不会让试卷留白,毕竟要让阅卷老师看到我卷面的整洁性嘛(这是我后来想到的,并不是考试那会儿得出的结论。)

 

其实,现在想想做试卷和我们人生处事有想通之处。我们很多人在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的时候,总喜欢去死磕,结果白白浪费时间也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且不知这件事非自身所能为,却强为之,徒增烦恼。举个例子,明明你银行卡里只有十万块钱,非得想着开大奔的生活,这不是很明显地给自己找不痛快嘛。还不如就选一辆十万左右的车,享受当下的生活。人生很短,不要在一件力不能及的事情上浪费太多时间,还有更多的精彩等你去发现,如做试卷,不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浪费太多的精力去做一道自己并不太会的题目,后面那些会做的题目才是你的得分项。

 

在如今的社会里,高考的确是人生的转折点,但并不意味着高考就是一切,一次考砸了,大不了复读一年重头再来(我初中升高中的时候就曾复读一年),再不济还有其他很多道路供你选择,人生并不只是高考这条单行道可以走,通过高考甚至考入名校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活得憋屈的大有人在。人生能否活得精彩全在于自己的活法,而不是你的考法。

 

我的高考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但回首间却似发生在昨天,虽然我通过高考进入了安徽大学,或许也为我贴金不少,但只有我自己才知道过去的得失并不是我快乐的法门,现在的生活才是我真正的立身之本。

 

三少闲谈:

我总是后知后觉,比别人慢半拍,高考都快进入填志愿阶段了,我才想起要写点高考的事情;人家孩子都要要上幼儿园了,我才想起自己要结婚。慢了就慢了吧,多看看风景也未必是坏事,何事要着急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