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叶澜:教师专业发展不能忽视“教师自己作为一个全人的发展”
(2019-01-17 20:45:33)
					
											标签:
																				
                            教育 | 
					分类: 班本课程 | 
1、“教师的使命不断变化,不变的是教师始终对人一生负责任。”
2、“作为教师,他关注儿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以及整个生命的发展。”
3、“一个教师有可能对儿童、青少年,对某一个人的发展变化留下深刻影响,让他在每一个前进的重要的时刻会想到这位老师。这样的教师,就是在真实的意义上成了一位教师,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技能的教学者。”
4、“教育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去寻找。”“教师从事的是一种独特的创造性工作。”
5、“从长远意义上,教学让每一个生命具有创造的力量,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创造的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
6、叶澜认为提“教师专业发展”还不够,应该提“教师发展”,因为只强调“教师专业发展”会忽视“教师自己作为一个全人的发展”,不能造就一个合格的,乃至优秀的教师。
7、“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的人格,而不只是‘专业’。”
8、叶澜鲜明表明“我不赞成把‘应试’与‘素质’对立的提法”的态度,她认为,既不能宣称只“育人”不“育分”,也不能只“育分”而不“育人”,而应该是“育人”肯定能使他的“分”也上去,但“分”绝对不是教育的唯一目标,更不是终极目标。
9、“教师往往因被自己的学科所占有,而忽视了教育人的任务。”
10、“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作为教师,首先要自己像人一样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为人的影响。”
11、“幸福,就我个人而言,是你看重什么,你最在乎什么,什么就是你能感受到的幸福。”
12、“人生的滋味是熬出来的。这个‘熬’啊,不是指‘煎熬’,而是慢慢的炖,积累、累积。”
13、叶澜呼吁“在整体综合的教育活动中培育
14、“生命是不能割裂的,教育也一样。”
15、“教育对生命的思考不能只局限于人,还应包括整个自然界。凡是有生命的,我们都可以和它对话。”
16、“教师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教师,而是每个教师都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求你去创造。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
17、“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持续发展的人。”
18、“教师应是不断追求自己生命的发展和完善的人,在帮助别人完善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19、叶澜呼吁“教师也要减负”,但减负的目的是“加强研究”,她希望教师要能“静下来”,“没有静下来,他怎么反思,怎么发展”。
20、“教师不是通过几次轮训就能成长起来的,关键是要使教师在工作中有思考,产生学习的需要、研究的需要。”
后一篇:了解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常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