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村,在那烟雨中……
图/文 瘦马007

时光很清淡,天空很乌烟,我轻轻地来,穿行在古老的街巷。
任由飘忽的时光蹉跎,我不知是行走在古老的街巷还是穿行在新世纪的时光。
高楼大厦热闹喧嚣的阴影还没散去,转瞬间游弋在宁静极致清涩长街的古老巷道。抬眼望去,没有高楼的炫目和压抑,只有斑驳的墙亘和清幽的石板;没有喧嚷的鸣笛和幕墙的刺眼,只有散发浓郁的沧桑和古老的韵味。——这是许村的时光,空灵静谧,斑驳陆离。
我漫步在许村狭窄的巷道,尤如穿梭在久远的时光,体味这里缠绵的情怀……。
许村,在安徽黄山脚下的北边,徽派文化在这里传承、延续、聚集,而后,又历经波澜,在这里折戟、破落、消逝。一个小小的古村落,浓缩了中国古老乡村的历史。
高阳桥下的溪流已经变得混浊,但仍在经年不息地流淌。没有轻舟荡漾婉曲小歌,没有摇曳晃悠浪花飞流。时间有些沉寂,光阴如此流过。只有廊桥上还有脚步声响,行色匆匆,演绎着许村人的风流倜傥。
“双寿承恩坊”下,“大观亭”边,坝子不大,却是文人骚客聚会的场所。登亭望远,村落田畴,民居街坊,唱诗赋词,喜怒哀乐,斑驳的石刻记录了许村的辛酸。潮起潮落,悲欢离合,演绎许村人的人生轨迹。
红墙边“五马坊”,穿行而过,狭窄的石板长街通向“观察第”。门府沉封,灰飞烟灭。这破落而深宅的院落曾经光耀徽州大地,守寡妇人苦心培养,从此走出博士、院士,可谓光宗耀祖,名传一方啊!其后人捐资修建了“许村历史博物馆”。
“薇省坊”“三朝典翰”牌坊就在许村村口,兀然眼前,悄然大悟,许村经典的广告宣传片均源与此景。碾米的滚轮像指南针伴随着牌坊成为许村人永恒的记忆。罢官、请命、维权,为老百姓喊冤叫屈,其正义名垂千史,立牌坊以传后世。
……。

秋风萧瑟,细雨缠绵。徜徉许村,心旷神怡。
当轻快的脚步丈量着石板的久远,当轻柔的指尖触摸到明时的风痕,那许村的历史风烟还在演绎、还在诠释。不过城市文明的冲击已使古村落萎缩一偶。昔日的朱红门楼日渐暗然失色,风流传世的牌坊群落,已经腐朽剥落。许村,已从徽文化的光环中渐变为寂静落幕的村落,现实赋予了新的社会和历史的功能。
走过牌坊,跨过高阳桥,沿着街巷,沐浴秋风,聆听晚钟,让你浮躁心灵渐渐沉积下来。
游走许村,由远而近。陇里田畴间起舞的白鹭,曲折的街巷升起的炊烟,鸡鸣狗吠声响,让你的视觉听觉焕然一新,让你疲惫的身心远离城市的喧嚣,沉积在空灵的村落中。在这朝霞与晨雾、暮霭与月色中,你会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超脱,静寂自然地让你卸下沉重的负荷,让你烦噪的灵魂沉静下来。亲近泥土,牧歌田野,呢喃细语,眺望远方,陶冶心灵,会使你的人生有所回归,生活会更轻松愉快。
游走许村,由近及远。幽深的街巷,徽派的建筑,浓郁的江南风情,让你领略到古老的辉煌和现实的寂寥。漫步小巷,看看宗祠牌坊、门庭院落,还有阿婆的期盼,也许会使你顿然醒悟,人生几何,为什么起了又落。许村的山,许村的水,清新而寡欲,清淡而恬适,让你乐以忘俗,灵魂解脱,回归平凡而简略,活得洒脱。

秋雨飘零。倚靠在门檐下的阿婆深情地凝视远方,是期盼?是等待?还是一种无奈?许村人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渊源,底蕴深厚。唐朝末期,许氏迁居于此,繁衍成大族,遂更名“许村”。历史上先后出进士48人,是名符其实的“徽州进士第一村”。而且一村走出4院士,一门走出5博士,可见许村文化根底之丰厚,文化氛围之浓烈。而阿婆孤独地守望,那远方是外出打工的辛劳?还是博士院士灯下的思考?
许村,在那烟雨中,孤独彷徨。保护许村,远离尘嚣,让那久远的文化精神延续千古……。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我的更多婺源游记与图片请看:
婺源石城:云里、雾里、烟里……
婺源长溪:秋色美景悠悠飘香
徽州古城风光及逃票攻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