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滩古镇速描
图/文
瘦马007
今年五一新龚滩开街,迎接八方游客。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有一种苦涩的感觉。无论投资多少个亿,无论怎样打造,新的总是新的。绝无从前那种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感。重庆的大昌古镇,是一个秀珍古镇,经搬迁打造后仍然没有原来的品味,是一个失败的案例。所以,龚滩古镇搬迁打造后也不会好到那里去。而且,还会增加很多铜臭的商业元素(请看我的“失落的大昌古镇”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58e2d001008n63.html)。缺少许多纯洁民风,缺少许多文化遗存,缺少许多古朴沧桑。
近来,有网友给我发短信或邮件,询问有关龚滩古镇的事情,并提到我的博客中“悠悠龚滩,即将消逝的风景……之一、之二”中没有老龚滩的照片,仅有4张,希望能看到更多的龚滩老照片。其实,发龚滩的文章和图片是我开博后的第一篇文章,所以,当时有许多技术操作方面的问题不懂,故,只发了几张。现新龚滩开街之际,将老龚滩的照片发在博客上,并将“龚滩古镇速描”一文一同发表,以晌朋友们。

龚滩古镇速描
2006年初,正是龚滩古镇进入搬迁阶段时,我独自一人到龚滩旅游。那天,细雨纷飞,渐停渐落,给古镇平添了几分滋润和美感。
当我来到老街东端口一户人家的阳台上,回望古镇,在百里画廊的峭壁天堑中,龚滩像古铜色的老人镇守在乌江岸边,粗犷神韵,古朴凝重;长长的老街,蜿蜒曲折,青瓦片片,翘角悬寺,错落有致;滚滚乌江盘亘在崇山峻岭间,咆哮流淌……;这自然天成的大观,构成美丽和谐的画卷,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龚滩人的睿智,为现代文明贡献了如此美妙的绝景。
龚滩人以其惊人的智慧和灵气,在乌江峡谷峭壁之中,顺应天时地利,砌坎铺路,凿沟搭桥。在险山恶水中,沿着乌江的东岸坡奇迹般地创造出了长达二公里的狭长街道。宽窄自如,起伏跌宕,曲曲折折。吊脚楼依山而建,顺势而为,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历经1700多年的风雨,仍然古拙飘香,光彩夺目。
穿行在古镇上,间或有三三两两居民落坐在自家门口,围在碳火旁,纳线补鞋,吹牛聊天,悠闲自得。两边的吊脚楼相互呼应,相得益彰,时而形成“一线天”式的长廊,时而错落凌空,通透明朗;时而转弯吊角,高低有致,极度和谐妩媚;与乌江天堑自然天成,亭亭玉立于巴山蜀水间。
我小心地穿过一条小径,仰视回望,为吊脚楼的奇异而惊叹:沿岸石坡一长排的吊脚楼,圆木支撑,凌空高悬,飞檐翘角,高低错落,叠垒重生,朽而弥坚,颇有几分“空中楼阁”之险要,叹为观止。虽经百年风雨,天灾人祸,如今依然挺立,风采依旧。
拐过一个弯,看见相互重叠的两个娇小而坚固的石桥洞,昼夜排放着山上流下来的水。其实此类桥洞在古镇街上还有许多,有的显露在山沟间,有的隐匿在吊脚楼下,有的是石拱桥,有的是小木桥,有的独立成桥,有的桥重桥,形成了古镇完整的排水泄洪系统,因此当地有“一沟十八桥”之说。漫步在古镇上,稍不留意可能已经跨过了一个桥洞,真是妙不可言。
倘佯在古镇青石板上,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延绵二千米,宽窄不一,曲折迂回。在细雨滋润下,圆润光洁,光可鉴人,自然浑成。轻轻地踩在石板上,那种滋润的感觉仿佛梦回千年。
吊脚楼、青石板、乌江水、黄桷树……无不述说着龚滩古镇往日的繁荣和兴衰,见证着古镇的发展轨迹。
而今,乌江水淹没了古老的辉煌,无不扼腕叹息!














要了解博主到龚滩的游记请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58e2d0010004eg.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