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步一踱走苦路

(2019-05-17 11:25:01)
标签:

历史

旅游

情感

文化

杂谈

分类: 走路写真
一步一踱走苦路

  这是著名的圣墓教堂,里面埋葬着耶稣。

这是当年我和儿子在克罗地亚走过的苦路,我选了两站贴在上面.

七年前(2012年7月)我第一次走苦路是在克罗地亚 Vinagora教堂⛪️的后山上。克罗地亚人把苦路十四站打造成立体雕塑沿山坡矗立,山不高,我们从第一站走到十四站正好是上的山来又下得山去。从那时起,我就盼望有一天能走一次真的苦路。2019.2.26我飞到以色列,3月5日来到耶路撒冷,穿梭在古城,真的走了一次苦路。我不是基督教徒,为什么要一站一站地走,一站一站地拍,一站一站地看,生怕漏一个,直到走进圣墓教堂也不願离去呢。请跟着我的镜头,先把十四站走完再说.

  什么是苦路?苦路(VIA DOLOROSA)是指耶稣遭犹大出卖被捕后,判做死刑。他头戴荆棘王冠,身背十字架,受尽折磨、屈辱赴死之路。苦路十四站,是耶稣在这段路上停留的14个地点。現在站站几乎都有小教堂,站站都有凄美的故事。

苦路在耶路撒冷老城区内狭窄蜿蜒的古老巷道里,大约长1公里。

第一站:耶稣被判死刑

在这里耶稣被人诬告被判处死刑。

现在是一所中学,位于老城的穆斯林区。这有定罪教堂,鞭打教堂等。当年是罗马总督的审判所。

第二站:耶稣背上十字架

在这里,耶稣的头被士兵戏弄后扣上了荆棘冠冕,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开始走向 各各他(骷髅山)赴死。

第三站:耶稣第一次跌倒。

在这里沉重的十字架把耶稣压倒。如今是一座波兰小教堂。教堂门楣上的雕塑,展示耶稣跌倒的情景。

第四站:耶稣遇見圣母

在这里,耶稣看见他的母亲玛利亚。 如今这里是一座小的亚美尼亚教堂。

第三站和第四站几乎紧挨在一起,靠近一个丁字路口。

第五站 :西门帮背十字架,

如今这里是圣方济会的一个祈祷室。在这里,有一个古利奈人西门,从乡下来;他们就抓住他,叫他背着十字架跟随耶稣。相传耶稣走到这里体力不支,用手扶了一下墙,墙上就留下了耶稣的手印。我也扶摸了这大大的手印。

第六站:女孩给耶稣擦血汗

在这里,有个叫维罗妮卡的女孩为耶稣擦去汗水和血水,现在是一个小的修女院。

第七站:耶稣第二次跌倒

在这里第二次跌倒。现在旁边是一个圣方济会教堂

第八站 :耶稣安慰妇女

如今这里是一座希腊修道院的北墙。耶稣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走到这里,听到跟随其后的一些女人哭泣,耶稣转身对她们说:“耶路撒冷的女人们,不要为我哭泣,应该为你们自己和你们的儿女悲伤”。

第九站:耶稣第三次跌倒。

耶稣背上的十字架重达百余斤,在这里第三次跌倒时,竟无一人上前搀扶,得到的却是一顿鞭打。

第十站:耶稣被剥去衣服

苦路的最后五站都在圣墓教堂内,进入教堂时我有点眼花缭乱,人多物品多很难找那圆圆的标记,只能靠自己的揣测,有可能不准确。

十一站: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

第十站和十一站我说不准。看图片和祭物我想当是十一站。

十二站:耶稣死在十字架上

在这个地方,耶稣仰天长啸:“我的父亲,我把灵魂还给你,都结束了。”说完断气。耶稣的灵魂就此升天。

十三站:耶稣尸体从十字架放下

有人把耶稣的尸体,放在著名的血石上。很多人趴在石头上亲吻,抚摸,哭泣。

第十四站:耶稣葬于坟墓

这里是苦路的最后一站,也是人们排队最长的地方。谁都想进入墓中看看。我们没有时间排那么长的队。耶稣被安葬三天后,就是从这里复活的。

这是著名的圣墓教堂外观

请注意圣墓教堂外面这几级台阶,楼梯属于亚美尼亚教派,而院子属于东正教派。里面是基督教派,大门却由穆斯林少年每天来开启。啊,各教派是那么对立在这里又能和谐相处。

  我踏着耶稣的足迹一步一踱走苦路,步步震撼且沉重,步步醒目又铭心,走过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虽然,我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在这有信仰的圣地,通过走苦路,使我对上帝之子耶稣,对博大精深的基都教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进一步的崇敬。使我更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勇敢地面对人生,坎坎坷坷走向天堂路

最后我感叹:

地球上有多少条路,谁能数的清?

哪条路走的人最多,谁能说的准?

路的名字有千千万,谁能记的住?

有名的路没几条,哪条最神圣?

在耶路撒冷啊,有一条古老的小路,

它让我刻骨又铭心永远记的住。

这就是当年耶稣走过的苦路,

是人间历代走的最多亦最伟大的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