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御笔
看的我惊心动魄(2)
这是大英博物馆33号展厅也就是中国馆的镇馆之宝——《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
作品描绘女范事迹,有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有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误朝政的故事等。其余各段都是描写上层妇女应有的道德情感,带有一定的说教性质。
虽然作品蕴涵了妇女应当遵守的道德信条,但是对上层妇女梳妆妆扮等日常牛活的描绘,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贵族妇女的娇柔、矜持,无论身姿、仪态、服饰都合乎她们的身份和个性。《女史箴图》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
《女史箴图》现有两个摹本,一本现藏故宫博物院,专家认为是南宋摹本,艺术性较差;另一本艺术性较强,更能体现顾恺之画风与《女史箴图》原貌,专家认为可能为唐人摹本。《女史箴图》唐代的摹本,神韵最接近顾恺之的原画,因而被后人奉为经典摹本。它曾被许多文人墨客收藏过,画面上可以看到项子京题记,唐弘文馆“弘文之印”,还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女史箴》词句11行。画本身及装裱部分压有宋、金、明、清内府藏印,及明清历代收藏者的私人鉴藏印。 清康熙十一年前后在江都汪氏家。朱彝尊画跋有记载。后来归梁清标家,有“梁清标印”。在此期间笠重光经鉴赏有“宣在辛”印。安岐亦曾经鉴赏,有“安氏仪周书画之章”,并着录于《墨缘汇观录》。从印章上看出,在1693-1700年间,属有名的收藏家杨世齐。乾隆年间(1736-1795)归清宫,乾隆印章最多,且在卷后画兰花一枝。
乾隆死后,一直被收藏于紫禁城建福宫花园,慈禧太后将其移往颐和园。
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驻颐和园的英军第一孟加拉骑兵团的克劳伦斯·K。约翰逊上尉趁乱将《女史箴图》盗走,约翰逊上尉的家人后来辩称《女史箴图》是一个被约翰逊救过的贵妇的赠品。约翰逊1902年回到伦敦后,并没有意识到《女史箴图》的价值,他把《女史箴图》拿到大英博物馆想让馆员给画轴上的玉扣估价,大英博物馆绘画部的管理员Sidney
Colvin (1845-1927)和他的助手Laurence Binyon
(1869–1943)意识到了这幅画的价值,于是以25英镑从约翰逊手中购得。
《女史箴图》高24.8厘米,长348.2厘米,横卷。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女史箴图》仅剩9段。
《女史箴图》的真容一般人很难见到。大英博物馆展出的是电子版。
我在这件国宝级文物前欣赏很久,蹭讲解员的讲解,人少时就滑动画面可大可小,观看的仔细认真,电子版的《女史箴图》让人大饱眼福。
《女史箴图》接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