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在编的两个汉字(散文)

(2013-11-18 16:53:48)
标签:

文化

台湾

汉字

对联

分类: 散文随笔
   有作家说:“读书比写作重要。”有大家说:“文章是改出来的。 ” 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因此,我将过去写的《台湾网友教我识字>修改如下:   

              不在编的两个汉字
   汉字的博大精深与如诗似画是无处不在的。
   这不,到台湾旅游我就着实地体验了一把汉字的伟大。
   在台湾,我不认识的两个字跟着我环游了宝岛。它就印在我乘坐的大巴的后帮上(见图)。这是一幅对联:《福气满天下  欢喜来‘日’迌(对不起,因为日字带辶,我打不出来只得以‘日’代替。)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台湾的旅游车上不印广告印对联,我很好奇,便走进品读。咦!怎么十个字中有两个我不认识?不过,通过其它的八个字我明显地感到:这是一幅喜气、祥和、热情的对子,它反映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  

   有好几次,我想问问台湾导游带走的日月两字念什么,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怕人家笑我没文化。我心想:这两个字加在一起也就十几划,回去一查字典不就OK了。于是,我把这副对联拍照下来,带回了家。

    回到家,麻烦就来了,翻遍家中所有的字典都查不到这两个字。搬出厚厚的《辞海》,也没有。难道《辞海》遗漏了?我又找来不同版本的字典、辞海仔仔细细地查找,依旧没有。无奈,我把照片贴我的博克《飞跃海峡 别样心情》一文中,向广大博友们发出了“教我识字”的请求。

    200多人看过这篇文章,几乎没有人认得。只有一位北休先生在评论中写道:“那日月两字的读音大概是 zhi tu ,意思大概是‘偏远的地方’”为此,老先生还专门了题为《从一副对联想到的》的博文。阅读他的文章我才知道是查了《四角号码词典》、《新华词典》、《中华在线词典》、《中华大字典》,最后在《中华大字典补遗》中查到了它们。中华大字典的注音是反切法,他是将反切的上下两字的声母和韵母合起来而得到这个读音的。关于此词的意思,他也是在它们的字意中挑选而合成的。

   这技术,自以为墨水不少的我还真的不会。把这两个字解释为偏远的地方我觉得不妥

   后来有位“新浪网友”登陆了我的博克,他(她)写到:“那兩個字閩南話唸作"tea-tao",, 是玩耍的意思。整句話要用閩南話唸才夠味, 唸成" hwa-hi-lai-tea-tao" ”为了使我真正理解这两个字,两个月后他(她)又来到我的博克,耐心细致地进一步讲解这两个字的读法和用法。从和这位网友多次交谈中我知道他(她)是台湾人。

   费了这么大的劲,认识这两个字了吗?还没有。到底是念“tea  tao ”还是“zhi  tu”呢?我觉得有待国家权威部门敲定。当然,在台湾传播文明的这两个字没有编入《辞海》并不有损《辞海》的权威信。它只能使我再一次感到:汉字,的确根深意远、魅力无穷。

  在我国,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甲骨文、周金文,秦小篆、汉隶书到汉末的楷、草、行。每一个字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每一个字都有感情、有色彩、有故事 。如诗似画般带辶的日月两个字的来龙去脉怎样?难道不是摆在文字工作者面前的一道有趣味有意义的课题吗?! 


         不在编的两个汉字(散文)
 

 


 

以前写的:

 

              台湾网友教我识字

    在台湾旅游的时候,我们乘坐的大巴背后有这样一幅对联:“福气满天下  欢迎来‘日’迌”。(因为日字带辶,我打不出来只得以‘日’代替。)我不认识对联中的最后两个字,就拍照下来,以为回家一查字典不就ok了。没想到我查遍了家中所有的字典和辞海也没有查到这两个字。无奈,我把照片贴在我的博克《飞跃海峡 别样心情》一文中,向广大博友们发出了“教我识字”的请求。

  

    200多人看过这篇文章,几乎没有人认得这两个字。只有一位北休先生在评论中写道:“那日月两字的读音大概是 zhi tu ,意思大概是‘偏远的地方’”。为此,老先生还专门发了题为“从一副对联想到的”的博文。阅读他的文章我才知道老先生是查了《四角号码词典》、《新华词典》、《中华在线词典》、《中华大字典》,最后在《中华大字典补遗》中查到了它们。中华大字典的注音是反切法,他是将反切的上下两字的声母和韵母合起来而得到这个读音的。关于此词的意思,他也是在它们的字意中挑选而合成的。

   看到有人给出了答案我自然高兴,可把这两个字解释为偏远的地方我总觉得欠妥。

   后来有位“新浪网友”登陆了我的博克,他(她)写到:“那兩個字閩南話唸作"tea-tao",, 是玩耍的意思。整句話要用閩南話唸才夠味, 唸成" hwa-hi-lai-tea-tao"...for your information. ”。为了使我真正理解这两个字,两个月后他(她)又来到我的博克,耐心细致地进一步讲解这两个字的读法和用法。

 

    这位“新浪网友”把我写的22篇台湾游记看了个遍。他(她)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指正,也与我就一些问题进行过激烈的辩论。我发现他(她)每次都用繁体字而且对台湾了如指掌。就问他(她)是不是台湾人?在大陆还是在宝岛?他告诉我他(她)生活在台湾。

 

    我非常感谢这位不知姓名不知男女不知老少的台湾网友。他(她)不仅教我认识了这带辶的日月两字,还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祖国文字博大精深,我们学无止境。辞海里都查不到的两个字,在台湾却能那样地广泛地喜气地传承着,高兴之余我建议有关专家将这两个字收入词典和辞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