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霾字(每周一文)
一个雨字和一个貍字上下罗在一起念“霾”。“貍”在《辞海》中解释为“狸”的异体字。狸字我们很熟悉,在它上面加个雨字,不少人就成了丈二和尚,搞不清它念什么当什么讲。
先前,我也不认识这个字。读屈原的《九歌·国殇》时,遇到“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当时,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霾字在这里同埋字。
后来偶而也遇到霾字。并且知道了在《尔雅》这部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书中说:“风而雨土为霾”。当时,我想:有狐狸的狸字在雨下捣乱肯定不是好事情。
如今,随着PM2.5的提出和讨论,“霾”这个在几年前或许对一些人来讲比较生僻的字,一下子就变成大家熟悉的字了。因为,“霾”隔三差五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每当灰霾笼罩天空的时候,老人和孩子不敢出门,出门的人也大多带上了口罩。
那么,霾字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霾”是指: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统称阴霾。
在中国气象局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灰霾天气被这样定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这可能是2003年的范本。
在空气质量监测等方面,美国比我们先进。他们监测PM2.5。那么PM2.5又是什么呢?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即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有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超过沙尘暴。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人的鼻子挡住,而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人的上呼吸道,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等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目前,我国首次将PM2.5纳入了国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
由于对生活环境的关注,我好像直到今天才明白霾字的真正含义。“霾”是一种复合型的污染现象,其骨干分子就是直径还不到头发丝二十分之一的PM2.5。那么,PM2.5从何而来?有专家指出:“PM2.5不是凭空产生的,主要的来源是人类的燃烧活动,从工厂、燃煤、汽车尾气、烧树叶和秸秆,到人们烹饪做饭、抽烟、甚至使用发胶,都会产生PM2.5。”也就是说“霾”中的PM2.5是人类自己折腾出来的,我们必须把它折腾回去!否则,这个霾字的含义不仅有污染之说,还要回到公元前伟大诗人屈原生活的那个年代,“霾”即“埋”。含“霾”的空气将埋葬人类的幸福和地球的前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