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100. 普希金夫妇和美女
拜谒普希金 再见莫斯科
(行摄俄罗斯日记8)
我们在莫斯科的最后一个行程是逛阿尔巴特大街,漫步在这条文化底蕴深厚的大街上,我看
到了普希金的故居——一座天蓝色的二层小楼,以及楼对面临街的普希金和夫人的雕塑,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普希金,中国人并不陌生。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在那“读书无用”的动乱年代里,我好像还偷偷向别人借过他的小说,读过《黑桃皇后》之类。小说的内容忘了,那本翻烂了的书的样子却还记得。当年,有谁敢妄想到俄罗斯,到莫斯科来瞻仰这位影响世界文坛的伟大诗人的故居呢?
没想到,不敢想的事情,在不经意间突然实现了,我真的好幸运好高兴。
p101.普希金的故居——天蓝色的小二楼
我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普希金永远活在俄罗斯人民的心中,所以,他没有死。1999年为纪念诗人诞辰200周年俄罗斯特意铸造了诗人与娜塔丽娅携手的青铜雕塑。矗立在故居对面。雕像基本按两人原貌创作。普希金身着燕尾服,潇洒浪漫,娜塔丽娅一袭婚纱,面容姣好。两人脸上幸福的表情,似乎记载着当年婚礼的情形。连两人的身高,也接近实际,普希金略矮于娜塔丽娅。
我拜谒这尊铜像,普希金好像真的活了,他在说: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书籍是我们的精神粮食。”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
p102.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年)和夫人娜塔丽娅
哈哈!到此为止,我的2011.8.8日的这篇日记写得也太啰嗦了,从在莫斯科就写,写到今天感到还有些东西没有写进去,强迫自己收了吧。总结这一天,我们从早9点多到晚9点多,已经整整12个小时没有停脚了。今天,我们参观了世界文化遗产克林姆林宫和红场;拜谒了列宁墓和无名烈士墓;游览了麻雀山;遥望了莫斯科大学和七姐妹;漫步在二战胜利广场上;
最后在溜达阿尔巴特大街时还意外地“遇”到了国际级的文豪普希金,真值啊!今天,自己旧梦成真,光阴没白过,开心快乐。
9点20分火车离开莫斯科开往圣彼得堡,我心里真有些恋恋不舍,默默地道一声:莫斯科,再见!
p103.故居正面

p104.阿尔巴特大街

p105.阿尔巴特大街

p106. 街口的俄罗斯外交部官员们下班了
p107.难忘瓦西里大教堂

p108.难忘绿树掩映的克林姆林宫

p109.难忘那金色的洋葱头

p110.难忘那宽敞、整洁、绿色的街道

p111.车拍得航天博物馆

p112.再见!红墙!红场!

p113.火车站附近

p114.到火车站了
p115.再见!美丽的莫斯科!
加载中,请稍候......